专利名称::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制成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供肠外经静脉注射给药;或供肠内经管饲或口服给药。该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作为危重病人的营养性辅助治疗,对患有高血脂、高血糖、肾炎、炎症、过敏、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的有着预防和治疗作用。
背景技术:
:脂肪乳注射液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80年代引入我国,用于医院抢救一些不能经口服进食的危重病人(严重烧伤、车祸、大手术、晚期肿瘤患者、长等期昏迷的病人),提供能量,以维持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更好地治疗和康复。早期脂肪乳注射液是由大豆油原料为主,大豆油含有大量的油酸、亚油酸等长链脂肪酸物质,热量高,易吸收,经过高压均质技术乳后,以亚微粒形式,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转化为能量,直接被机体或细胞所消化利用。大豆脂肪乳注射液国内已有20多家药厂生产,除大豆油脂肪乳以外,无锡华瑞又引进并生产了中/长链脂肪乳、结构脂肪乳、鱼油脂肪乳注射液;由植物油和动物油混合的脂肪乳注射液正在开发之中、并且由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组成复合包装注射液在不久的将来上市。脂肪乳注射液主要的成份是脂肪油,脂肪油来自植物的,其专利有CN200810010075.2沙棘籽油脂肪乳注射液及制备工艺;CN200710066282.5核桃油脂肪乳液及其制造方法;CN101380358精制紫苏籽油脂肪乳注射液及制备工艺。来自动物,其专利有CN1432367A海狗油脂肪乳注射液、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静脉注射液中的应用;CN1757396A一种海狗油注射乳液及制备方法等。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清楚地了解人类机体代谢过程和必需物质的需要,科学提取分离技术的产生和高精度多功能的检测分析仪器出现,给各种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提取分离,成份的检测分析,以及各种成份的功能疗效试验,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ω-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获得较好的进展。尤其是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DPA(二十二碳五烯酸),参与机体的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蚕蛹油(Silkwormchrysalisoil)是由鳞翅目,蚕蛾科昆虫桑蚕(BombyxmoriLinaeus)的蛹,或是大蚕蛾科柞蚕(Antheraeapernyi;tussah)的蛹,经冷、热压榨提取、或传统溶剂萃取、或超临界CO2萃取后精制成的脂肪油,本品富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份是α-亚麻酸,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本身无法转化合成,必须从食物中吸取补充,α_亚麻酸进入人体后,通过各种酶转化为DHA和ΕΡΑ。其他食用油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这些都是非必需脂肪酸,人体可由糖和蛋白质自然合成。长期食用这些油品,吸收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则会引起人体DHA和EPA的缺乏,直接影响体内正常代谢,造成机体生化代谢混乱失常,导致代谢性疾病的产生。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药物分析杂志》1998年06期“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蚕蛹油中a-亚麻酸含量”化学法提取的蚕蛹油经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蚕蛹油中脂肪酸的组分进行了分析,以十九烷酸(190)甲酯作内标物,气相色谱法(GC)对蚕蛹油中a-亚麻酸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蚕蛹油中a-亚麻酸的含量高达72.80%。《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3期33卷“-GC-MS分析蚕蛹油中脂肪酸的成分”一文表明用化学法提取的蚕蛹油经甲酯化后,分析其脂肪酸的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及图谱检索,对蚕蛹油中脂肪酸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蚕蛹油中含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9.88%,a-亚麻酸的相对含量高达71.45%。结论a-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抗癌等生物功能,本研究为a-亚麻酸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蚕蛹油与其他食用油主要成分对人体作用的对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中可以看出,蚕蛹油中饱和脂肪酸占20.12%,不饱和脂肪酸达79.88%以上,其主要成分为a"亚麻酸,含量高达71.45%,超过亚麻油含量,是深海鱼油含量的3倍,是大豆油含量的10.2倍。现代医学研究、生命科学专家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委员会(FDA)对a-亚麻酸的功能认为具有抗炎、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粘度、抗凝抗血栓,降低胆固醇,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和心肌梗塞;具有补充大脑细胞营养、促进智力发育、提高记忆、防止脑萎缩和老年性痴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真菌和抗过敏性症病;具有强身健美、增强肌肤娇柔亮泽和弹性、降低油脂沉淀、减轻体重;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蚕蛹油为主要成分的脂肪乳及静脉注射液药品,以药食同源兼用的蚕蛹油,制成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通过肠外静脉注射、和肠内管饲及口服的形式,以直接的和便捷的新途径,为机体提供丰富营养及特有功效的医疗保健物质,成功为机体提供细胞生物膜和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机体代谢所需能量,防止和纠正机体必需脂肪酸的缺乏,预防因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发明内容本发的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蚕蛹油(Silkwormchrysalisoil)是鳞翅目,蚕蛾科昆虫桑蚕(BombyxmoriLinaeus)的蛹,或是大蚕蛾科柞蚕(Antheraeapernyi;tussah)的蛹,经冷、热压榨提取、或传统溶剂萃取、或超临界C02萃取后精制成油状的液体。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配方为每1000ml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含有精制蚕蛹油5-50%,乳化液1.0-15.0%,等渗调节剂1.0-5.0%,抗氧剂0.01-0.5%,稳定剂0.1-10%,PH调节剂调脂肪乳剂pH为6.0-9.0,其余为无菌纯水。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制备工艺流程是a)在氮气保护下,将精制蚕蛹油加热至70-9CTC,搅拌加入乳化剂直至溶解形成油相液;b)将甘油、抗氧剂、稳定剂、加入到无菌无热原的无菌纯水中,搅拌溶解形成水相液;c)在氮气保护下,将油相液缓加入强烈搅拌的水相液中,强烈搅拌形成初乳液;d)用少量的pH调节剂,调节初乳液的pH至6.0-9.0;e)用高压均质机在500-25000psi的压力下,将初乳反复均质乳化,所制得的脂肪乳的粒度小于2微米。符合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标准WS-190(X-166)-97,其平均粒径范围是20-500纳米;f)将均质后的脂肪乳液经过0.22-0.8微米微孔膜过滤器过滤除菌,在无菌GMP洁净环境下,定量灌入输液包装容器(玻瓶、塑瓶、PVC袋、非PVC袋)中,充氮气后密封;g)将包装的脂肪乳制品置于输液灭菌器内,110-121°C高压湿热灭菌15-30分钟、F0值10-16分钟即得最终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产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完全限定在实例中。实施例一、配方精制蚕蛹油200g,药用卵磷脂12g,药用甘油21g,药用维生素E0.5g,氢氧化钠稀液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1、制备油相液取配方量的药用精制蚕蛹油、药用卵磷脂和药用维生素E,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80°C搅拌使溶解成油相液备用;2、制备水相液取配方量的药用甘油和注射用水搅拌均勻成水相液备用;3、初乳化液在氮气保护下,在水相液高速搅拌下,缓慢地将油相液滴入水相液,滴完后,用高速剪切搅拌器,初乳化15分钟;4、调节pH在搅拌下,用稀氢氧化钠水液调pH7.4,并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全量;5、均质乳化利用高压勻质机将初乳液反复均质,调节压力为15000psi,均质3_6次,直到脂肪乳粒径为100-400nm范围内,符合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标准WS-190(X-166)-97;6、过滤灌装将脂肪乳液经0.6ym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后,灌入250ml输液瓶(袋)中,充氮,密封;7、消毒灭菌将灌装密封的脂肪乳液置于旋转式蒸汽灭菌釜中灭菌,121°C灭菌30分钟,F0值15分钟。即得最终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产品。实施例二、配方精制蚕蛹油200g,药用卵磷脂13g,药用甘油18g,羟丙基-β-环状糊精5g,氢氧化钠稀液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1、制备油相液取配方量的药用精制蚕蛹油和药用卵磷脂,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80°C搅拌使溶解成油相液备用;2、制备水相液取配方量的羟丙基-β_环状糊精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后,再加入药用甘油搅拌均勻成水相液备用;3、初乳化在氮气保护下,在水相液高速搅拌下,缓慢地将油相液滴入水相液,滴加完后,用高速剪切搅拌器,初乳化15分钟;4、调节ρΗ在搅拌下,用稀氢氧化钠水液调ρΗ8.0,并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全量;5、均质乳化利用高压勻质机将初乳液反复均质,调节压力为15000psi,均质3_6次,直到脂肪乳粒径为100-400nm范围内,符合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标准WS-190(X-166)-97;6、过滤灌装将乳液经0.6μm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后,灌入250ml输液瓶中,充氮,密封,7、消毒灭菌将灌装密封的脂肪乳液置于旋转式蒸汽灭菌釜中灭菌,121°C灭菌30分钟,FO值15分钟。即得最终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产品。实施例三、配方精制蚕蛹油200g,药用卵磷脂8g,泊洛沙姆5g,药用甘油20g,羟丙基-β-环状糊精2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g,醋酸钠稀液适量,注射用水加至IOOOml。1、制备油相液取配方量的药用精制蚕蛹油加入药用卵磷脂、泊洛沙姆,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80°C搅拌使溶解成油相液备用;2、制备水相液取配方量的羟丙基-β_环状糊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3、后,再加入药用甘油搅拌均勻成水相液备用;4、初乳化在氮气保护下,在水相液高速搅拌下,缓慢地将油相液滴入水相液,滴加完后,用高速剪切搅拌器,初乳化15分钟;5、调节ρΗ在搅拌下,用稀氢氧化钠水液调ρΗ8.0,并加入注射用水至配方全量;6、均质乳化利用高压勻质机将初乳液反复均质,调节压力为15000psi,均质3_6次,直到脂肪乳粒径为100-400nm范围内,符合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标准WS-190(X-166)-97;7、过滤灌装将乳液经0.6μm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后,灌入250ml非PVC软袋中,充氮,密封,8、消毒灭菌将灌装密封的脂肪乳液置于旋转式蒸汽灭菌釜中灭菌,121°C灭菌30分钟,FO值15分钟。即得最终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产品。权利要求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是该配方为每1000ml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含有精制蚕蛹油5-50%,乳化剂1.0-15.0%,等渗调节剂1.0-5.0%、抗氧剂0.01-0.5%、稳定剂0.1-10%、pH调节剂调脂肪乳液pH至6.0-9.0,其余为无菌纯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制蚕蛹油(Silkwormchrysalisoil)是鳞翅目,蚕蛾科昆虫桑蚕(BombyxmoriLinaeus)的蛹,或是大蚕蛾科柞蚕(Antheraeapernyi;tussah)的蛹,经冷、热压榨提取、或传统溶剂萃取、或超临界C02萃取后精制成油状的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是精制卵磷脂、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泊洛沙姆、聚乙二醇甘油酯、聚氧乙烯甲基蓖麻油醚中的一种或是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渗调节剂是甘油、山梨醇、甘露醇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是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是维生素E、维生素C、亚硫酸氢钠、依地酸二钠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是羟丙基-环状糊精、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聚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是盐酸、氢氧化钠、磷酸、磷酸盐、柠檬酸、柠檬酸盐、醋酸、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液体,调节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PH范围在6.0-9.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是a)在氮气保护下,将精制蚕蛹油加热至70-90°C,搅拌加入乳化剂直至溶解形成油相液;b)将甘油、抗氧剂、稳定剂、加入到无菌无热原的无菌纯水中,搅拌溶解形成水相液;c)在氮气保护下,将油相液缓加入强烈搅拌的水相液中,强烈搅拌形成初乳液;d)用少量的pH调节剂,调节初乳液的pH至6.0-9.0;e)用高压均质机在500-25000psi的压力下,将初乳反复均质乳化,所制得的脂肪乳液的粒度小于2微米。符合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标准WS-190(X-166)-97,其平均粒径范围是20-500纳米;f)将均质后的脂肪乳液经过0.22-0.8微米微孔膜过滤器过滤除菌,在无菌GMP洁净环境中,定量灌入输液包装容器(玻瓶、塑瓶、PVC袋、非PVC袋)中,充氮气后密封;g)将包装密封的脂肪乳液制品置于输液灭菌器内,110-121°C高压湿热灭菌15-30分钟、F0值10-16分钟即得最终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产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医疗领域,是用于治疗抢救危重病人(车祸受伤、严重创伤、严重烧伤、大手术的病人、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急症病人)、心脑肺肾功能障碍限制液体输入的病人,长期昏迷病人、植物人、无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某种原因引起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的病人,晚期肿瘤兼恶液质病人等危急病人生命的辅助治疗和营养补充中的应用。该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损伤、抗炎症、抗过敏、抗细胞衰老和抗心脑血管硬化等多种治疗作用,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高血糖、各种炎症、过敏、心脑血管等疾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制成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供肠外经静脉注射给药;或供肠内经管饲或口服给药的口服液。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及其制造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精制蚕蛹油和精制卵磷脂加热溶解成油相液,甘油、抗氧剂、稳定剂和无菌纯水混合溶解成水相液,将油相液缓加入强烈搅拌的水相液中,高速剪切成初乳液,用少许pH调节剂调节初乳液pH至6.0~9.0之间,然后高压均质机乳化,微孔膜滤器过滤,灌装、密封、灭菌即得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该蚕蛹油脂肪乳静脉注射液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可供肠外静脉注射给药,或供肠内管饲或口服给药的口服液,作为营养性和治疗性用药。文档编号A61K9/107GK101797270SQ20091024301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发明者王京南,王孝荣申请人:王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