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中的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
背景技术:
:突发性耳聋,简称为突聋,其症状多发病急骤,听力下降,甚至骤然不闻声音;耳鸣耳响,头晕目眩,面部烘热,西医常用低分子左旋糖酐,地塞米松、三磷酸腺甘及维生素B族类药物治疗,或通过高压氧仓治疗,时常效果不明显,治愈率不理想,成为耳鼻喉科疾病中的难医之症。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易得,疗效显著的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熟地1525份、生地1020份、山药515份、山茱萸515份、黄精1020份、续断1020份、丹皮515份、泽泻515份、茯苓1015份、黄连515份、枣仁1530份、磁石1525份、龙骨1020份、牡蛎1020份、木通515份、远志515份。山茱萸取其肉、枣仁采用炒制的枣仁,龙骨的炮制采用煅,牡蛎的炮制采用煅。本发明中,熟地性味归经甘,微湿;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温补肝肾,肾阴不足,耳鸣目眩。生地性味归经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养阴生津,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山药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虚劳久嗽。山茱萸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肾、肝经;功能主治补肝肾、治眩晕耳鸣。黄精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续断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丹皮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降压抗菌。泽泻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泻热,湿热痰饮。茯苓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脾、肺、肾经.;功能主治气虚劳伤,痰饮健忘等。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胆、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温解毒,烦热解昏或心烦不寝。枣仁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脾、肝经;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饮汗生津。虚烦不眠,惊悸健忘。磁石性味归经辛、咸、微寒;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潜阳,主治眩晕目暗,耳鸣耳聋。龙骨性味归经甘、涩、平;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镇惊安神,除烦热,主治惊狂烦燥。牡蛎性味归经咸、涩、微寒;归肝、胆、肾经;功能主治镇惊安神,除烦热汗,化痰软坚。木通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降火通经,目眩因痛。远志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肾、肺经;功能主治益智安神,化痰消肿,失眠多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方原则为,心与肾同养耳窍,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才能上下清宁,听闻聪敏。本发明将15味中药科学配伍,调理机体实现气通血活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目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熟地20g、生地15g、山药10g、山茱萸(肉)10g、黄精1细、续断1细、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5g、黄连10g、枣仁(炒)30g、磁石20g、龙骨(煅)1细、牡蛎(煅)1细、木通10g、远志10g。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药置于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5cm,小火煎煮3040分钟,收集滤液;在剩余的残渣中添加水,再用小火煎熬3040分钟,煎熬后的药液用纱布过滤,收集;合并两次的药液。平均分成两份。制成汤剂。实施例2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熟地25g、生地10g、山药15g、山茱萸(肉)10g、黄精10g、续断10g、丹皮15g、泽泻10g、茯苓12g、黄连10g、枣仁(炒)20g、磁石20g、龙骨(煅)1细、牡蛎(煅)1细、木通10g、远志10g。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药置于研磨器中,研磨至粒度小于1mm,按现有技术,炼蜜成丸,以5克为一丸。实施例3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熟地20g、生地20g、山药10g、山茱萸(肉)1细、黄精20g、续断10g、丹皮12g、泽泻10g、茯苓12g、黄连10g、枣仁(炒)25g、磁石1细、龙骨(煅)12g、牡蛎(煅)12g、木通10g、远志10go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勻后,按现有技术制成胶囊,每粒2g。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的临床应用1、一般资料自2005年至2009年5月,共收治222人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3050岁的患者151人,5070岁的患者71人。2、诊断标准耳聋,耳鸣如潮,眩晕,心烦不宁,急躁失眠,背脊疼痛,下肢无力,小便短赤,舌洒经,苔白,脉细数。电测听栓查,发现气导平均下降40分贝,骨导平均下降45分贝,一般均出现在4000——8000HZ处骨导消失。3、使用方法以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为例,每日早晚二次各服用一份,2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自觉听音,恢复发音前4天,耳鸣眩晕,发脉平,电测听检查气导年均提高25分次,管导平均提高30分次。有效听力较前清楚,耳鸣眩晕大减,耳有闷胀或脉细。无效脉细数,耳鸣,听力未得到恢复或夫聪。5、治疗效果统计结果见表1。5、治疗效果统计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是方剂配伍科学,原料易得,价格低,无毒副作用,服用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1.5%,其中治愈率为51.4%。权利要求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熟地15~25份、生地10~20份、山药5~15份、山茱萸5~15份、黄精10~20份、续断10~20份、丹皮5~15份、泽泻5~15份、茯苓10~15份、黄连5~15份、枣仁15~30份、磁石15~25份、龙骨10~20份、牡蛎10~20份、木通5~15份、远志5~15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混合均勻后,制成汤剂、丸剂或胶囊。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中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熟地15~25份、生地10~20份、山药5~15份、山茱萸5~15份、黄精10~20份、续断10~20份、丹皮5~15份、泽泻5~15份、茯苓10~15份、黄连5~15份、枣仁15~25份、磁石15~25份、龙骨10~20份、牡蛎10~20份、木通5~15份、远志5~15份。本发明能够减轻和消除突发性耳聋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810772SQ200910248500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发明者李天夫申请人:李天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