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小时前  2


本技术涉及索道救援,具体为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


背景技术:

1、客运架空索道是一种将承载缆索架设在支承结构上作为轨道,通过运载工具来输送人员的运输系统。客运索道往往架设在不通公路的高山峻岭之上,有的长达数百米至数千米,吊具距离地面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支架也有十多座至数十座,乘客多时可达数百人。

2、由于机械以及电子元件的损坏有不可预测性,意外故障停机时有发生,传统的客运索道自身并不具有救援装置,若故障不能排除,乘客就会被困在半空中,无法快速下放至地面,此种状态下,通常需要使用吊车或者直升机对乘客进行救援,十分耗时且繁琐。

3、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索道救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包括:笼车,所述笼车上安装有座椅,所述笼车的顶部安装有吊臂,所述笼车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笼车上还安装有门体,所述笼车的上方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与吊臂相互连接;

3、所述吊杆的外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向滑轮;

4、所述笼车的表面固定有卷扬电机,所述卷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上缠绕有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绕过转向滑轮的一端连接有吊架,所述吊架的内部安装有坐板。

5、优选的,所述笼车的表面安装有定滑轮,所述牵引索与定滑轮相互贴合。

6、优选的,所述笼车的表面还固定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安装有导向杆。

7、优选的,所述吊杆靠近吊臂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销,所述吊杆通过安装销与吊臂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竖板上固定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设置于吊杆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安装有对接栓。

10、优选的,所述吊架的顶部安装有吊索,所述吊索与牵引索相互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当笼车发生故障停滞在高空时,只需开启门体,乘客进入吊架内坐在坐板上,启动卷扬电机带动收卷轮进行旋转,从而收卷轮对牵引索进行释放,而牵引索通过定滑轮以及转向滑轮进行滑动释放,转向滑轮使得牵引索运动方向朝下,从而牵引索带动吊架释放至地面,从而方便乘客通过吊架回到地面,简化了救援过程以及提升了救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笼车(1),所述笼车(1)上安装有座椅(11),所述笼车(1)的顶部安装有吊臂(12),所述笼车(1)的底部安装有底板(16),所述笼车(1)上还安装有门体(17),所述笼车(1)的上方设置有吊杆(3),所述吊杆(3)与吊臂(12)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车(1)的表面安装有定滑轮(13),所述牵引索(22)与定滑轮(13)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车(1)的表面还固定有支撑臂(14),所述支撑臂(14)上安装有导向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3)靠近吊臂(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销(31),所述吊杆(3)通过安装销(31)与吊臂(1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32)上固定有第一夹板(33),所述第一夹板(3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夹板(34),所述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设置于吊杆(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夹板(33)和第二夹板(34)之间安装有对接栓(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4)的顶部安装有吊索(42),所述吊索(42)与牵引索(22)相互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包括:笼车,所述笼车上安装有座椅,所述笼车的顶部安装有吊臂,所述笼车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笼车上还安装有门体,所述笼车的上方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与吊臂相互连接;所述吊杆的外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转动安装有转向滑轮。该客运索道救援用装置,当笼车发生故障停滞在高空时,只需开启门体,乘客进入吊架内坐在坐板上,启动卷扬电机带动收卷轮进行旋转,从而收卷轮对牵引索进行释放,而牵引索通过定滑轮以及转向滑轮进行滑动释放,转向滑轮使得牵引索运动方向朝下,从而牵引索带动吊架释放至地面,从而方便乘客通过吊架回到地面,简化了救援过程以及提升了救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周勇,罗静,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40520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