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xiaoxiao3小时前  2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拆解电池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拉动机构,将电池的侧围板从电池上拉拔下来,以实现电池的拆解。但是,相关技术中,拉动机构对侧围板拉拔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拉拔力才能将侧围板从电池上拉拔下来,而较大的拉拔力容易损坏电池,这使得电池的拆解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的拆解的方便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包括支撑件、电池单体和连接件。其中,支撑件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支撑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电池单体固定于框架结构内;连接件固定于支撑件与相邻支撑件固定连接的一端,连接件包括连接凸柱和连接孔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凸柱和连接孔用于与目标设备连接。

3、通过使连接件包括连接凸柱和连接孔中的至少一个,拉动机构可以通过连接件稳固地与支撑件连接,拉动机构的拉力能够较好地传递至支撑件上,方便拉动机构对支撑件的拉动。连接件固定于支撑件与相邻支撑件固定连接的一端,使得拉动机构拉动支撑件的过程中,支撑件可以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这样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较小,且分离过程中不容易损伤电池,电池的拆解较为容易,方便性较高。

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支撑件中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两个相对的端板,端板沿两侧板相对的方向延展,在两侧板相对的方向上,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侧板固定连接,以使两侧板和两端板共同围成框架结构,侧板上设置有连接件。

5、通过使侧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拆解的方便性。侧板的长度较大,刚度较小,容易在拉动机构的拉动下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与电池模组的其它零部件分离,这使得侧板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的过程中,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较小,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拆解的方便性。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包括:支撑件设置有连接件的一端的远离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

7、通过使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包括支撑件设置有连接件的一端的远离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支撑件被拉动机构拉动,而在由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指向外周表面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该支撑件不容易被相邻的支撑件阻挡,有利于该支撑件与电池模组分离的方便性。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支撑件设置有连接件的一端中,靠近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与相邻的支撑件抵接。

9、通过使支撑件设置有连接件的一端中,靠近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与相邻的支撑件抵接,一方面有利于相邻两支撑件安装的稳固性,相邻两支撑件的连接处的强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支撑件被拉动机构拉动,而在由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指向外周表面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该支撑件更不容易被相邻的支撑件阻挡,有利于该支撑件与电池模组分离的方便性。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连接件包括凸出结构,相对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凸出结构向背离框架结构内的方向凸出,凸出结构用于与目标设备连接。

11、通过使连接件包括凸出结构,相对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凸出结构向背离框架结构内的方向凸出,拉动机构与连接件的连接较为方便且稳固,拉动机构的拉力能够较好地传递至支撑件上,方便拉动机构对支撑件的拉动。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凸出结构为形成于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上的凸起。

13、通过使凸出结构为形成于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上的凸起,凸出结构的加工制造较为方便。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呈板状结构,沿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支撑件的相对两侧的侧面分别形成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

15、通过使沿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支撑件的相对两侧的侧面分别形成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支撑件能够较为可靠地对电池单体进行支撑和保护,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连接件为形成于支撑件边缘上的弯折边,连接件由支撑件向背离框架结构内的方向延伸。

17、通过使连接件为形成于支撑件边缘上的弯折边,使连接件的加工制造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支撑件的边缘中,形成有弯折边的部分沿框架结构的周向延伸。

19、通过使连接件的边缘中,形成有弯折边的部分沿框架结构的周向延伸,使得在拉动机构的拉动下,支撑件可以沿第一方向,由一端的边缘向另一端的边缘逐渐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有利于减小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拆解的方便性。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沿框架结构的周向对接;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围成的空间沿第一方向贯通框架结构,沿第一方向,第一板段具有相对第二板段凸出的凸出部,连接件形成于第二板段上。

21、通过使第一板段具有相对第二板段凸出的凸出部,连接件形成于第二板段上,可以通过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较为均匀的板状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弯折形成连接件,加工制造较为方便。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凸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连接件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23、通过使第一板段具有相对第二板段凸出的凸出部,连接件形成于第二板段上,可以通过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更为均匀的板状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弯折形成连接件,加工制造较为方便。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板段通过第二板段与另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25、通过使第一板段通过第二板段与另一支撑件固定连接,第二板段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较短,使其与相邻的支撑件连接,分离较为方便。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连接件位于第二板段靠近第一板段的一端。

27、通过使连接件位于第二板段靠近第一板段的一端,使得在拉动机构的拉动下,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能够同步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第二板段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较小,与电池其它零部件的分离较为容易,使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同步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拆解效率,另一方面不需要较大的增大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使电池的拆解的较为方便。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连接凸柱形成于凸出结构上,连接凸柱的朝向与凸出结构的朝向具有夹角;和/或,连接孔形成于凸出结构上,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凸出结构的朝向具有夹角。

29、这样,拉动机构可以通过连接凸柱和/或连接孔稳固地与连接件,进而稳固地与支撑件连接,拉动机构的拉力能够较好地传递至支撑件上,方便拉动机构对支撑件的拉动。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沿框架结构的周向对接,第二弯折段与第一弯折段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二弯折段朝向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与另一支撑件的一侧抵接,以使第一弯折段通过第二弯折段与另一支撑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形成于第二弯折段上。

31、通过使第二弯折段朝向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与另一支撑件的一侧抵接,有利于相邻两支撑件安装的稳固性,相邻两支撑件的连接处的强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通过使连接件形成于第二弯折段上,使得拉动机构拉动支撑件的过程中,支撑件可以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较小,且分离过程中不容易损伤电池,电池的拆解较为容易,方便性较高。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围成的空间沿第一方向贯通框架结构,连接件位于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

33、通过使连接件位于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使得在拉动机构的拉动下,支撑件可以沿第一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有利于减小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拆解的方便性。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沿第一方向,支撑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两端连接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35、通过使支撑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两端连接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使得在拉动机构的拉动下,支撑件可以沿第一方向,由两端向中部逐渐与电池的其它零部件分离,有利于减小所需的拉动机构的拉力,提高支撑件与电池其它零部件分离的效率。

3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用电本体和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电池用于为用电本体供电。

37、本技术提供的用电设备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能够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即能够提高电池的拆解的方便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中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两个相对的端板,所述端板沿两所述侧板相对的方向延展,在两所述侧板相对的方向上,所述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以使两所述侧板和两所述端板共同围成所述框架结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所述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包括: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的远离所述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中,靠近所述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与相邻的所述支撑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凸出结构,相对所述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所述凸出结构向背离所述框架结构内的方向凸出,所述凸出结构用于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为形成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外周表面上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呈板状结构,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两侧的侧面分别形成所述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形成于所述支撑件边缘上的弯折边,所述连接件由所述支撑件向背离所述框架结构内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边缘中,形成有所述弯折边的部分沿所述框架结构的周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二板段沿所述框架结构的周向对接;所述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围成的空间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框架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板段具有相对所述第二板段凸出的凸出部,所述连接件形成于所述第二板段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连接件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通过所述第二板段与另一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板段靠近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5~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柱形成于所述凸出结构上,所述连接凸柱的朝向与所述凸出结构的朝向具有夹角;和/或,所述连接孔形成于所述凸出结构上,所述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凸出结构的朝向具有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第二弯折段沿所述框架结构的周向对接,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弯折段朝向所述框架结构内的一侧的侧面与另一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弯折段通过所述第二弯折段与另一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形成于所述第二弯折段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内周表面围成的空间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框架结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件,两端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18.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支撑件、电池单体和连接件。支撑件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电池单体固定于所述框架结构内;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与相邻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凸柱和连接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凸柱和所述连接孔用于与目标设备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用于供电。本申请提供的电池能够提高电池拆解的方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伟,方海舟,李建伟,李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26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