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昆虫防治,尤其涉及一种白蚁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1、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种苗,经常会危害到农林作物、古树名木、房屋建筑、江河堤坝等,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2、目前,对于白蚁的灭杀,多采用灭白蚁药诱导灭杀,因而白蚁灭杀装置是白蚁灭杀的必备工具。现有的白蚁灭杀装置一般是插入地底下进行诱导灭杀,但是目前的白蚁灭杀装置还是存在不方便添加或更换灭白蚁药剂,造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白蚁防控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包括中空的筒体、内芯和筒盖,所述筒盖可拆卸连接于筒体上,所述筒体的侧面分布有若干个供白蚁进入筒体的第一开孔,所述内芯通过可拆卸的上卡扣插接在筒体内部,内芯的长度小于筒体内壁的长度;所述内芯包括芯体和芯体顶部边缘向外延伸的展开部,芯体设有存放白蚁诱杀药剂的第一容纳腔,芯体的侧面分布有若干个供白蚁进入第一容纳腔的第二开孔,芯体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可以放置白蚁引诱物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上卡扣包括上内环、上外环和连接上内环与外环的上连接条,所述上卡扣通过上外环与筒体卡扣连接,所述上卡扣通过上内环与内芯的展开部卡扣连接,所述上内环与展开部相适配并围成可供芯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连接条将上内环与上外环之间分割成若干个可供白蚁引诱物穿过的第二通孔。
4、作为优选,所述芯体的底部设有分布有若干个供白蚁进入内芯容纳腔的第三开孔。
5、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内壁底部设有下卡扣,所述下卡扣包括下内环、下外环和连接下内环与下外环的下连接条,所述下内环围成可供芯体容纳的第一底槽,所述下连接条将下内环与下外环之间形成有若干个可供白蚁引诱物容纳的第二底槽,所述下内环、下外环、下连接条、第一底槽、第二底槽的形状分别与上内环、上外环、上连接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相匹配。
6、作为优选,所述下卡扣与筒体的内壁一体成型。
7、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和内芯均是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状结构,相邻侧面之间倒圆角;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筒体、内芯的边数相一致。
8、作为优选,所述筒盖与筒体通过卡扣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可分为上端的连接部和下端的开孔部,连接部的下端内壁设有环形槽,上外环的外侧面设有与环形槽相适配的卡钩,通过卡钩嵌入环形槽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内芯的展开部外围可设有向下并向内侧弯折的j型钩,所述j型钩可与上内环的外侧面成半包围结构并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
10、作为优选,所述白蚁引诱物为松木。
11、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锥形底,以便于深埋土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快捷更换白蚁诱杀药剂和白蚁引诱物,从而及时用于白蚁的灭杀;内芯和上卡扣都是独立可拆卸的结构,可以便于维修和更换,从而无需整体的更换,降低了白蚁灭杀工具上的成本。
1.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筒体(1)、内芯(2)和筒盖(3),所述筒盖(3)可拆卸连接于筒体(1)上,所述筒体(1)的侧面分布有若干个供白蚁进入筒体(1)的第一开孔(11),所述内芯(2)通过可拆卸的上卡扣(4)插接在筒体(1)内部,内芯(2)的长度小于筒体(1)内壁的长度;所述内芯(2)包括芯体(23)和芯体(23)顶部边缘向外延伸的展开部(24),芯体(23)设有存放白蚁诱杀药剂的第一容纳腔,芯体(23)的侧面分布有若干个供白蚁进入第一容纳腔的第二开孔(21),芯体(23)的外壁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可以放置白蚁引诱物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上卡扣(4)包括上内环(41)、上外环(42)和连接上内环(41)与外环(42)的上连接条(43),所述上卡扣(4)通过上外环(42)与筒体(1)卡扣连接,所述上卡扣(4)通过上内环(41)与内芯(2)的展开部(21)卡扣连接,所述上内环(41)与展开部(24)相适配并围成可供芯体(23)穿过的第一通孔(44),所述上连接条(43)将上内环(41)与上外环(42)之间分割成若干个可供白蚁引诱物穿过的第二通孔(45),所述芯体(23)的底部设有分布有若干个供白蚁进入第一容纳腔的第三开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底部设有下卡扣(5),所述下卡扣(5)包括下内环(51)、下外环(52)和连接下内环(51)与下外环(52)的下连接条(53),所述下内环(41)围成可供芯体(23)容纳的第一底槽(54),所述下连接条(53)将下内环(51)与下外环(42)之间形成有若干个可供白蚁引诱物容纳的第二底槽(55),所述下内环(51)、下外环(52)、下连接条(53)、第一底槽(54)、第二底槽(55)的形状分别与上内环(41)、上外环(42)、上连接条(43)、第一通孔(44)、第二通孔(45)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扣(5)与筒体(1)的内壁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和内芯(2)均是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筒状结构,相邻侧面之间倒圆角;所述第二通孔(45)的数量与筒体(1)、内芯(2)的边数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3)与筒体(1)通过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引诱物为松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可分为上端的连接部和下端的开孔部,连接部的下端内壁设有环形槽,上外环(42)的外侧面设有与环形槽相适配的卡钩,通过卡钩嵌入环形槽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内芯(2)的展开部(24)外围可设有向下并向内侧弯折的j型钩,所述j型钩可与上内环(41)的外侧面成半包围结构并形成稳固的卡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锥形底(12),以便于深埋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