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后视辅助镜。
背景技术:
1、目前,诸如汽车等交通工具一般都会设置后视镜,传统的后视镜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局限,使得驾驶者所能观看的视野范围存在一定的盲点,因此需要在后视镜上安装一辅助镜来补偿后视镜的视野盲区,现有辅助镜一般包括镜框以及固定于镜框内的凸面镜,并在镜框背面设置双面胶用以与后视镜进行固定,但该辅助镜的转动自由度较低,故而角度调节范围较小。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后视辅助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后视辅助镜,包括底座、镜框以及连接于镜框内的凸面镜,所述底座与所述镜框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镜框之间和/或所述连杆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镜框万向转动以调节其角度的万向调节机构。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球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端部;螺纹套,固定连接于所述镜框或底座上,所述螺纹套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套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球体嵌入的空腔以及若干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通槽;旋钮,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套上,所述旋钮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连杆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通过调整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咬合距离,能够改变所述螺纹套对所述球体的夹持作用力。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接触所述球体表面的弧形片,若干所述弧形片之间形成有一用于球体穿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球体的直径。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球体表面接触的抵接环。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呈s形,且所述连杆的凹弧处向外凸出形成有加强条。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钮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受力片。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设置有二至八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镜框与凸面镜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双面胶。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远离所述连杆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双面胶。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将连杆与镜框之间以及连杆与底座之间进行万向转动配合,即设置两个转动点位,能够增加其转动角度的调节,进而可调最佳视角,并且利用旋钮来转动不同圈数,能够调整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咬合距离,使得螺纹套对球体的夹持作用力可以进行改变,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螺纹套与球体之间的松紧度,方便使用者进行稳定操作调节。
1.一种汽车后视辅助镜,包括底座(6)、镜框(3)以及连接于镜框(3)内的凸面镜(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与所述镜框(3)之间设置有连杆(5),所述连杆(5)与镜框(3)之间和/或所述连杆(5)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镜框(3)万向转动以调节其角度的万向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8)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接触所述球体(51)表面的弧形片(82),若干所述弧形片(82)之间形成有一用于球体(51)穿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球体(5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球体(51)表面接触的抵接环(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呈s形,且所述连杆(5)的凹弧处向外凸出形成有加强条(5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受力片(4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81)设置有二至八个,且呈圆周阵列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3)与凸面镜(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双面胶(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辅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远离所述连杆(5)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双面胶(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