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中药灌封,具体为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
背景技术:
1、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中药灌封机是用于中药灌装的设备,现有的装置在进行药剂的灌装过程中注液药剂易从瓶中洒出,易造成药剂的浪费,对周围环境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进行药剂的灌装过程中注液药剂易从瓶中洒出,易造成药剂的浪费,对周围环境易造成污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的顶壁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推架,所述推架的顶壁的右侧壁设置于注液管,所述推架底壁的右侧设置有作用弹簧,所述作用弹簧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架,所述推架底壁的左侧设置有封口机构,所述机架的顶壁设置有推移机构。
3、优选的,所述封口机构包括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设置于所述推架底壁的左侧。
4、优选的,所述推移机构包括转辊、电机、传送带和齿轮,所述转辊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壁,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内腔的底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右前侧转辊的底端相连接,所述传送带分别设置于前后两侧所述转辊的外壁,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转辊的外壁,前后两侧所述齿轮两两相啮合,所述齿轮位于所述机架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推架底壁的右侧设置有滑移架,所述密封架位于所述滑移架内腔的左右侧壁。
6、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外壁均设置有推移块,所述推移块呈弧形设置。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该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通过设置机架、支撑架和电动推杆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中药药剂进行灌装封闭,避免药剂洒出造成浪费,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能够极大的提高中药成品包装的效率;
9、2、该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通过设置挤压架、推架和机架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灌装瓶瓶口处的密封盖进行挤压安装,便于对灌装瓶进行密封,有利于药剂的保存;
10、3、该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通过设置转辊,电机和传送带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带动灌装瓶进行移动,便于将灌装瓶推移至指定位置进行加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包括机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的顶壁设置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内腔的顶壁设置有电动推杆(102),所述电动推杆(102)的伸缩端设置有推架(103),所述推架(103)的顶壁的右侧壁设置于注液管(104),所述推架(103)底壁的右侧设置有作用弹簧(105),所述作用弹簧(105)的底端设置有密封架(106),所述推架(103)底壁的左侧设置有封口机构(107),所述机架(100)的顶壁设置有推移机构(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机构(107)包括挤压块(109),所述挤压块(109)设置于所述推架(103)底壁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机构(108)包括转辊(110)、电机(111)、传送带(112)和齿轮(113),所述转辊(11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的顶壁,所述电机(111)设置于所述机架(100)内腔的底壁,所述电机(111)的输出端与右前侧转辊(110)的底端相连接,所述传送带(112)分别设置于前后两侧所述转辊(110)的外壁,所述齿轮(113)设置于所述转辊(110)的外壁,前后两侧所述齿轮(113)两两相啮合,所述齿轮(113)位于所述机架(100)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架(103)底壁的右侧设置有滑移架(114),所述密封架(106)位于所述滑移架(114)内腔的左右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溶液灌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2)的外壁均设置有推移块(115),所述推移块(115)呈弧形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