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模具,涉及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是用于生产塑料产品的常用设备,根据产品外形和结构分析,开模时通常是通过在模具上设置有直顶块、斜顶块等机构,在产品成型开模时,注塑机顶推顶出板压缩弹簧向动模移动,顶出板上的顶针将产品顶出,实现了产品的脱模,脱模完成后,注塑机释放,从而顶出板能在弹簧的复位力作用下快速复位并抵压在底板上,由于顶出板与底板的距离较大,现有通常是在底板上设置有缓冲块,用以减少顶出板对底板的撞击力。
2、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210026155u】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板复位缓冲机构,包括模具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下安装型腔板,下复板上安装两块模脚,两模脚上安装型芯板,型芯板与型腔板相配合,在两块模脚之间设置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顶针面板上连接复位杆,复位杆穿过型芯板,在复位杆对应的型腔板上设置垫片,合模时,垫片与复位杆相接触,在下复位板上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塞打螺钉相固定,塞打螺钉与缓冲垫之间设置间隙,缓冲垫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3、上述缓冲垫能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但缓冲垫依靠自身材料特性所产生的缓冲效果有限,顶出板长时间直接撞击缓冲垫,使得缓冲垫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老化,影响持续性使用后的缓冲效果,由于顶出板与底板之间间距较大,顶出板复位时撞击力较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极易损伤缓冲垫,从而降低了缓冲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顶出板复位时缓冲块的缓冲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出板,本缓冲结构包括固连在底板上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滑动连接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朝向顶出板设置的缓冲套,所述定位柱上端上具有与缓冲套上端端部相抵靠的限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上端与缓冲套的上端周向定位,所述定位柱的下端具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支撑叶片,所述缓冲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呈弧形的油槽,所述支撑叶片沿径向嵌入相应的油槽内并将相应的油槽分为两个储油腔,所述缓冲套内开设有连通两个油槽的过油流道,所述定位柱下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呈弧形的导向壁一,且导向壁一沿轴向倾斜朝下设置,所述缓冲套上具有设置在导向壁一上的导向壁二,所述缓冲套的导向壁二能沿着导向壁一滑动并使缓冲套的下端相对定位柱扭转,且支撑叶片相对油槽滑动。
4、工作原理:顶出板上侧面上垂直固定有若干顶针,用于在顶出板上升时将产品顶出,定位柱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上,定位柱上滑动连接有缓冲套,缓冲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缓冲套上端通过定位柱的限位部进行竖向限位,顶出板撞击缓冲套时,顶出板的下端面先抵靠在缓冲套的上端面上,缓冲套沿着定位柱向下滑动,缓冲套的上端与定位柱周向定位不会发生周向扭转,缓冲套的下端通过导向壁二贴合在导向壁一上,导向壁二沿着导向壁一滑动,导向壁一沿轴向倾斜向下设置,缓冲套的下端沿着导向壁二的移动方向发生周向扭转,支撑叶片相对于油槽移动,支撑叶片的相对移动改变两个储油腔的内部空间,使得其中一个储油腔的内部空间变小,而另一个内部空间变大,油槽内的油脂从内部空间减小的储油腔穿过支撑叶片与油槽的间隙进入到另一个内部空间变大的储油腔内,油脂的流动能产生较大的阻尼,结合缓冲套自身的弹性力,对缓冲套的下降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缓冲套对顶出板的复位起到缓冲,避免直接硬性撞击而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提升模具上其他零部件的稳定性,整体可靠性更高,提升了缓冲结构的缓冲效果。
5、上述结构是利用导向壁一和导向壁二的配合,利用缓冲套自身的弹性,将缓冲套向下移动转换成周向扭转,通过周向的扭转力使支撑叶片能在油槽内相对移动,从而达到改变两个储油腔内部空间的目的,储油腔内部的油脂随着内部空间大小的改动挤压流动,并产生阻尼,提升缓冲套的缓冲效果,在复位时,缓冲套依靠自身的弹性力逐渐反向扭转,储油腔的内部空间随着扭转恢复到初始状态,油脂也从支撑叶片与油槽的间隙和过油流道回到相应的空间变大的储油腔内,提升缓冲套内油脂的复位效率。
6、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支撑叶片的外侧面呈弧形,且支撑叶片的外侧面与油槽的槽壁贴合并能相对油槽的槽壁滑动,所述支撑叶片上下两端的端面均与油槽的槽壁相贴合。
7、支撑叶片的外侧面和上下两端的端面与油槽的槽壁相贴合,使得支撑叶片与油槽的间隙较小,油脂从较小的间隙流动,产生的阻尼效果更好,外侧面为弧形设置,方便与支撑叶片的相对移动,并减少外侧面与油槽之间的间隙,使得油脂流动更缓慢,提升了缓冲结构的缓冲效果。
8、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过油流道设有两个,两个过油流道沿定位柱轴向对称设置,所述过油流道沿缓冲套轴向倾斜设置,且过油流道的倾斜方向与导向壁二的倾斜方向相同。
9、过油流道设置有两个,方便两侧油槽内的油脂快速复位,并且通过倾斜方向的设置,避免了过油流道的设置,影响在缓冲套扭转时油脂的流动,达到扭转时油脂流动缓慢,复位时油脂能快速复位的效果,保证缓冲效果的同时提升复位效率。
10、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定位柱的外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导向条一,所述缓冲套内侧壁径向向外凹陷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连有采用硬性材料制成的导向条二,所述导向条一嵌入安装腔内,所述导向条一与导向条二贴合的端面为上述导向壁一,所述导向条二与导向条一贴合的端面为上述导向壁二。
11、导向条二采用硬性材料制成,使得导向条二沿着导向条一滑动不会发生形变,也减少滑动的摩擦力,使得滑动更加稳定和顺畅,并且通过安装腔的设置,能进一步的实现对导向条一的限位,进而提升导向条二滑动的稳定性。
12、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导向条二与支撑叶片沿轴向错开设置。
13、在缓冲套下端周向扭转时,支撑叶片会相对油槽移动,为了避免导向条二与支撑叶片干涉,通过错开的方式,使得分布更合理,缓冲结构的缓冲更稳定。
14、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定位柱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杆和螺纹连接在固定杆上端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为上述限位部,所述缓冲套上端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固定螺母的下端面与沉孔的底壁相抵靠。
15、固定杆和固定螺母的设置,使得缓冲套能更快速且稳定的套设在定位柱上,并且通过固定杆和固定螺母两个简单的零部件,提升安装的便捷性,也方便与对固定杆的加工;沉孔的设置,起到让位和安装作用,避免顶出板直接与固定杆接触影响,使得固定螺母和固定杆的设置并不会影响缓冲套的受力和下移。
16、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缓冲套包括套接在定位柱上的套体和与套体下端连接的安装环,所述套体的下端开设有上述油槽,所述安装环将油槽的下槽口遮挡,所述安装环上设有与套体的端面相抵靠的密封圈。
17、缓冲套采用分体式设计,使得缓冲套在安装时定位柱上的支撑叶片能快速的嵌入到套体的油槽内,并通过安装环实现了对油槽的遮挡,方便对缓冲套的加工和安装,并通过密封圈实现了对油槽的密封。
18、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安装环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弹性块,多个弹性块沿安装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块的下端与底板相抵靠,所述弹性块与定位柱的外侧壁之间具有挤压间隙。
19、弹性块的设置,使得缓冲套在受到压力下压时能快速的向下移动,弹性块更容易被挤压变形,且弹性块的左右两侧能朝外快速产生形变,并且也在压缩后能通过自身的弹力向上顶起套体,提升了缓冲套整体的复位效率。
20、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缓冲套上端的内侧壁上镶嵌有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花键或内平键,所述限位环与定位柱花键或平键连接。
21、采用平键或花键的连接,使得限位环与定位柱之间的连接简单易操作,通过硬质材料制成的限位环的设置,提升了定位柱与缓冲套上端的周向定位效果,避免了在顶出板下压过程中,缓冲套的上端发生扭转,保证了缓冲套上端的缓冲效果。
22、在上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中,所述限位环与导向条二沿轴向间隔设置。
23、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缓冲套上端的周向定位和下端的周向扭转相互不影响,缓冲套下端的周向扭转更稳定。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模具的缓冲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25、1、上述结构是利用导向壁一和导向壁二的配合,利用缓冲套自身的弹性,将缓冲套向下移动转换成周向扭转,通过周向的扭转力使支撑叶片能在油槽内相对移动,从而达到改变两个储油腔内部空间的目的,储油腔内部的油脂随着内部空间大小的改动挤压流动,并产生阻尼,提升缓冲套的缓冲效果。
26、2、过油流道设置有两个,方便两侧油槽内的油脂快速复位,并且通过倾斜方向的设置,避免了过油流道的设置,影响在缓冲套扭转时油脂的流动,达到扭转时油脂流动缓慢,复位时油脂能快速复位的效果,保证缓冲效果的同时提升复位效率。
1.一种模具的缓冲结构,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板(3)和顶出板(4),本缓冲结构包括固连在底板(3)上的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上滑动连接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朝向顶出板(4)设置的缓冲套(6),所述定位柱(5)上端上具有与缓冲套(6)上端端部相抵靠的限位部(5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的上端与缓冲套(6)的上端周向定位,所述定位柱(5)的下端具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支撑叶片(52a),所述缓冲套(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呈弧形的油槽(61),所述支撑叶片(52a)沿径向嵌入相应的油槽(61)内并将相应的油槽(61)分为两个储油腔(61a),所述缓冲套(6)内开设有连通两个油槽(61)的过油流道(62),所述定位柱(5)下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呈弧形的导向壁一(53),且导向壁一(53)沿轴向倾斜朝下设置,所述缓冲套(6)上具有设置在导向壁一(53)上的导向壁二(63),所述缓冲套(6)的导向壁二(63)能沿着导向壁一(53)滑动并使缓冲套(6)的下端相对定位柱(5)扭转,且支撑叶片(52a)相对油槽(61)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叶片(52a)的外侧面呈弧形,且支撑叶片(52a)的外侧面与油槽(61)的槽壁贴合并能相对油槽(61)的槽壁滑动,所述支撑叶片(52a)上下两端的端面均与油槽(61)的槽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流道(62)设有两个,两个过油流道(62)沿定位柱(5)轴向对称设置,所述过油流道(62)沿缓冲套(6)轴向倾斜设置,且过油流道(62)的倾斜方向与导向壁二(63)的倾斜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的外侧壁沿径向向外凸起形成导向条一(54),所述缓冲套(6)内侧壁径向向外凹陷形成安装腔(65),所述安装腔(65)内固连有采用硬性材料制成的导向条二(64),所述导向条一(54)嵌入安装腔(65)内,所述导向条一(54)与导向条二(64)贴合的端面为上述导向壁一(53),所述导向条二(64)与导向条一(54)贴合的端面为上述导向壁二(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二(64)与支撑叶片(52a)沿轴向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包括固定在底板(3)上的固定杆(52)和螺纹连接在固定杆(52)上端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为上述限位部(51),所述缓冲套(6)上端面上开设有沉孔(66),所述固定螺母的下端面与沉孔(66)的底壁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6)包括套接在定位柱(5)上的套体(67)和与套体(67)下端连接的安装环(68),所述套体(67)的下端开设有上述油槽(61),所述安装环(68)将油槽(61)的下槽口遮挡,所述安装环(68)上设有与套体(67)的端面相抵靠的密封圈(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68)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弹性块(68a),多个弹性块(68a)沿安装环(68)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弹性块(68a)的下端与底板(3)相抵靠,所述弹性块(68a)与定位柱(5)的外侧壁之间具有挤压间隙(8)。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6)上端的内侧壁上镶嵌有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限位环(69),所述限位环(69)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花键(69a)或内平键,所述限位环(69)与定位柱(5)花键(69a)或平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9)与导向条二(64)沿轴向间隔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