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6天前  6


本发明实施例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


背景技术:

1、自行车的车轮包含有轮圈与轮胎,其中轮胎安装于轮圈上。在某些使用情境时,骑乘者会使用低胎压的设定,使轮胎具有缓冲功能吸收导因于地面的冲击,也可以通过低胎压而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抓地力。然而遇到大冲击情况时轮胎因低胎压关系而直接压在窄细的轮圈顶壁上,造成轮胎破胎漏气(蛇咬)。目前,消费者为了降低骑乘时遇到冲击所造成的轮胎破胎漏气、以及降低因冲击造成的轮圈等零件损坏,消费者会于轮胎内安装例如发泡材质产品来避免上述问题。然而,安装发泡材质产品于自行车的车轮仍有重量增加、安装不易、不够舒适与提升抓地力有限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有关一种可兼顾舒适性、抓地力、重量及不易破胎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包含:二外侧壁,彼此相对设置于轮圈结构的二侧,外侧壁的一端彼此连接;以及二顶凸中空体,分别位在外侧壁的顶端,其中顶凸中空体各具有一中空区、一外朝侧、一顶侧及一内夹侧,外朝侧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外侧壁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小于180度的夹角,中空区由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所定义,顶侧连接外朝侧与内夹侧,顶侧的宽度至少大于5mm,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的厚度至少大于0.6mm。

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的厚度在0.6mm至1.2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为直线段。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朝侧分别与对应的内夹侧近似于平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夹侧呈平整的平面状,自行车轮圈结构为无勾边轮圈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空区的形状为四方形,其四个边的夹角为圆角。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空区的形状为圆弧形,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的厚度定义为从中空区分别距离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的外表面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空区包括多个子中空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凸中空体的内夹侧配置为夹固一轮胎,顶凸中空体的顶侧配置为贴撑轮胎。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行车轮圈结构还包含:一外顶壁,连接于顶凸中空体之间,并且未凸出于顶凸中空体,其中,外顶壁与外侧壁形成一空腔,空腔的宽度超过该些中空区的中心但未超过该些中空区的一最大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凸中空体各具有一底侧,中空区由外朝侧、顶侧、内夹侧及底侧所定义,底侧连接外朝侧与内夹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朝侧、顶侧、内夹侧及底侧形成一避震结构,底侧的二端分别连接外侧壁的其中之一及外顶壁,底侧位于空腔旁。在一些实施例中,底侧的其中之一及外顶壁在空腔的一侧具有一相连的内壁面,内壁面从底侧水平直线地延伸至外顶壁的一凹槽的正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壁面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外侧壁的延伸方向之间的一夹角介于35~6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轮圈结构具有一轮圈高度,轮圈高度与顶侧的宽度的比值小于16。

3、本发明还有关一种自行车的无勾边轮圈结构,包含:二外侧壁,彼此相对设置于该轮圈结构的二侧,外侧壁的一端彼此连接;以及二顶凸中空体,分别位在外侧壁的顶端,其中顶凸中空体各具有一中空区、一外朝侧、一顶侧及一内夹侧,该外朝侧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该外侧壁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小于180度的夹角,该中空区由该外朝侧、该顶侧及该内夹侧所定义,该顶侧连接该外朝侧与该内夹侧,该顶侧的宽度至少大于5mm,该外朝侧、该顶侧及该内夹侧的厚度至少大于0.6mm,其中,顶凸中空体各具有一底侧,该中空区由该外朝侧、该顶侧、该内夹侧及该底侧所定义,该底侧连接该外朝侧与该内夹侧,其中,该外朝侧、该顶侧及该内夹侧的厚度在0.6mm至1.2mm之间,其中,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为直线段,其中,外朝侧分别与对应的内夹侧近似于平行设置,其中,内夹侧呈平整的平面状,其中,该顶凸中空体的该内夹侧配置为夹固一轮胎,该顶凸中空体的该顶侧配置为贴撑该轮胎,其中,该自行车轮圈结构还包含一外顶壁,该外顶壁连接于顶凸中空体之间,并且未凸出于顶凸中空体,其中,该外顶壁与外侧壁形成一空腔,该空腔的宽度超过中空区的中心但未超过中空区的一最大距离,其中,该外朝侧、该顶侧、该内夹侧及该底侧形成一避震结构,该底侧的二端分别连接外侧壁的其中之一及该外顶壁,该底侧位于该空腔旁,其中,底侧的其中之一及该外顶壁在该空腔的一侧具有一相连的内壁面,该内壁面从该底侧水平直线地延伸至该外顶壁的一凹槽的正下方,其中,该内壁面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该外侧壁的延伸方向之间的一夹角介于35~60度,其中,该轮圈结构具有一轮圈高度,该轮圈高度与该顶侧的宽度的比值小于16。

4、如上所述,由于顶凸中空体的中空区位在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所定义的空间之内,顶侧的宽度至少大于5mm,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的厚度至少大于0.6mm,因而轮圈结构可有效地增加轮圈与轮胎的接触面积并承受负载,因而达到自行车轮圈结构具有耐冲击、抗蛇咬的功效,并且避免重量增加、安装不易等缺点,可兼顾舒适性、抓地力、重量及不易破胎的特点。即使在车轮不安装如发泡材质产品、或是在胎压不高的使用情况下,仍可保有前述耐冲击、抗蛇咬的功效。对于公路车、登山车、或各种自行车的轮圈等等皆可适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朝侧、该顶侧及该内夹侧的厚度在0.6mm至1.2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为直线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朝侧分别与对应的内夹侧近似于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夹侧呈平整的平面状,该自行车轮圈结构为无勾边轮圈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区的形状为四方形,其四个边的夹角为圆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区的形状为圆弧形,该外朝侧、该顶侧及该内夹侧的厚度定义为从该中空区分别距离该外朝侧、该顶侧及该内夹侧的外表面的最短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区包括多个子中空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顶凸中空体各具有一底侧,该中空区由该外朝侧、该顶侧、该内夹侧及该底侧所定义,该底侧连接该外朝侧与该内夹侧,该外朝侧、该顶侧、该内夹侧及该底侧形成一避震结构,该底侧的二端分别连接外侧壁的其中之一及该外顶壁,该底侧位于该空腔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壁面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该外侧壁的延伸方向之间的一夹角介于35~60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圈结构具有一轮圈高度,该轮圈高度与该顶侧的宽度的比值小于16。

13.一种自行车的无勾边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技术总结
本发明有关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于结构中,二外侧壁彼此相对设置于轮圈结构的二侧,外侧壁的一端彼此连接。二顶凸中空体分别位在外侧壁的顶端,顶凸中空体各具有一中空区、一外朝侧、一顶侧及一内夹侧,外朝侧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外侧壁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小于180度的夹角,中空区由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所定义,顶侧连接外朝侧与内夹侧,顶侧的宽度至少大于5mm,外朝侧、顶侧及内夹侧的厚度至少大于0.6mm。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升,苏晖原,曾韦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