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4天前  8


本技术属于滚筒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1、在滚筒的输送与包膜过程中,一般可分别设置输送装置与包膜装置,两者通过不连续的输送轨道实现滚筒的传输作业,将滚筒从上一道工序传输至包膜工序,因输送装置输出端与包膜装置输入端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当滚筒长度较短时,在经过输送装置与包膜装置的对接处时,滚筒端部输送至包膜装置的输入端后,滚筒尾端脱离输送装置输出端后因重心影响容易发生掉落,对于生产作业而言存在滚筒损坏的风险,以及极大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以解决现有输送机构与包膜装置无法实现超短滚筒对接传输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包括:底座、工件输送结构与工件接收结构;

3、所述工件输送结构包括机架、输送带组件、驱动机构与第一传感器;所述输送带组件设于所述机架顶端,所述机架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机架,用于驱动机架沿朝向或远离外部包膜装置的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检测滚筒在所述输送带组件中的输送位置;

4、所述工件接收结构布置于外部包膜装置内部腔室,包括夹爪组件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夹爪组件设置于包膜装置输入端,用于接收并夹持所述工件输送结构运输至包膜装置的滚筒;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包膜装置输入端,用于检测滚筒在包膜装置中的输送位置;

5、滚筒输送过程中,滚筒端部经所述输送带组件传输至包膜装置输入端,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滚筒后所述输送带组件停止运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机架沿朝向包膜装置的方向水平移动预设距离后停止,所述输送带组件二次启动,当所述第一传感器监测区域内无滚筒后,所述夹爪组件夹持固定滚筒,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机架沿远离包膜装置的方向水平移动返回初始位置。

6、优选的,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两组支撑部,所述两组支撑部底部分别设有导轨滑块,所述底座顶面设有沿滚筒输送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

7、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且所述丝杆与所述机架螺纹传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皮带,所述输送带组件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皮带套设并张紧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主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皮带运动。

9、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滚轮组和第二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皮带顶部两侧,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滚轮组内设有若干依次排列的竖向滚轮,用于限定滚筒的输送方向。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滚轮组外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机架顶端,所述连接件底部端面设有矩形开口。

11、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组件输出端上方设有压轮组件,所述压轮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与v型压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v型压轮,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v型压轮竖向移动,且所述v型压轮设有与滚筒轴体相贴合的v型槽。

12、优选的,所述夹爪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与夹爪,所述夹爪两侧夹持端竖向设置于滚筒输送轨迹两侧,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爪两侧夹持端夹持滚筒。

13、优选的,所述工件输送结构的滚筒输送轨迹与所述工件接收结构的滚筒输送轨迹处于同一轴线。

14、优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于滚筒输送轨迹水平高度侧向。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6、(1)在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中,工件输送结构主体包括底座、机架与输送带组件三个部分,其中输送带组件用于滚筒的长距离输送,机架与底座则设计为滑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机架连带设置于机架顶部的输送带组件水平方向移动,即实现当滚筒已经输送带组件输送至工件输送结构的输出端口,但距离包膜装置仍具有较远距离时,通过机架的水平方向移动,将滚筒输送至临近包膜装置输入端,此时工件输送结构与包膜装置间距离已满足超短滚筒的皮带传输距离,随后输送带组件再次启动,使得滚筒顺利传输至包膜装置中,当输送完成后,机架水平移动返回原点,留出包膜装置作业所需空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不影响包膜装置正常作业情况下,通过输送带组件与可往返移动式的机架实现工件输送结构与包膜装置之间距离的控制,以满足超短滚筒的自动化传输。

17、(2)在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中,输送带组件中设有导向滚轮组与压轮组件,导向滚轮组水平方向贴合于滚筒两侧,压轮组件竖向贴合于滚筒顶部,通过导向滚轮组与压轮组件配合使得滚筒的传输方向得到精准控制,同时工件输送结构的滚筒输送轨迹与工件接收结构的滚筒输送轨迹处于同一轴线,在工件输送结构与包膜装置的对接过程中避免出现滚筒错位的情况。

18、(3)在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中,设有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检测滚筒在工件输送结构与工件接收结构中的实时输送位置,并反馈于输送带组件与驱动机构实现启停,通过自动化控制满足高精度的设备运行,提高工装了整体输送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工件输送结构与工件接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两组支撑部,所述两组支撑部底部分别设有导轨滑块,所述底座顶面设有沿滚筒输送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导轨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且所述丝杆与所述机架螺纹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皮带,所述输送带组件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皮带套设并张紧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主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皮带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滚轮组和第二导向滚轮组,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皮带顶部两侧,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滚轮组内设有若干依次排列的竖向滚轮,用于限定滚筒的输送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滚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滚轮组外侧分别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机架顶端,所述连接件底部端面设有矩形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输出端上方设有压轮组件,所述压轮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与v型压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v型压轮,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v型压轮竖向移动,且所述v型压轮设有与滚筒轴体相贴合的v型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包括第二气缸与夹爪,所述夹爪两侧夹持端竖向设置于滚筒输送轨迹两侧,所述第二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爪两侧夹持端夹持滚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输送结构的滚筒输送轨迹与所述工件接收结构的滚筒输送轨迹处于同一轴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设于滚筒输送轨迹水平高度侧向。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其中工件输送结构包括机架、输送带组件、驱动机构与第一传感器,输送带组件设于机架顶端,机架底部滑动连接底座,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机架沿朝向或远离外部包膜装置的方向水平移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滚筒在输送带组件中的输送位置,工件接收结构布置于包膜装置内部腔室,包括夹爪组件和第二传感器,夹爪组件用于固定滚筒,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滚筒工件在工件接收结构中的输送位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配超短滚筒包膜的可往返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构,可实现超短滚筒在输送装置与包膜装置间的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韦宏敏,张婧,孔庆云,李龙龙,吕家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至控科技(湖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