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制氧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
背景技术:
1、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
2、目前制氧机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人们对制氧机的需求越来越多,市面上的制氧机绝大部分的工作原理均为高压空气通过分子筛,分子筛吸附氮气,使得氧气浓度提高,并排出高浓度氧气,而后解吸吸附的氮气,并将氮气排出;
3、但目前市面上所有制氧机均采取立式分子塔结构,将分子塔、储氧罐全部立式放置,在水平方向上,增大了整机外观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整机外观尺寸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包括:
3、制氧机壳体,所述制氧机壳体包括制氧机底座;
4、所述制氧机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三组或多组间隔分布的分子塔限位槽;
5、各所述分子塔限位槽的内部分别放置有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
6、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与所述分子塔限位槽的内部大小相匹配;
7、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储氧罐盖和分子塔盖;
8、所述制氧机底座的内部相应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的位置处设置有围筋;
9、通过所述围筋对制氧机底座的强度进行加强,进而对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进行防护,防止撞击造成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损伤;
10、通过分子塔限位槽将储氧罐身及分子塔身卧式放置于制氧机底座的内部,可以节省立式放置时所需的空间,外壳及底座零件均可相应的减小尺寸,进而减小整机外观尺寸,提升用户体验;
11、同时减小零件材料的用量,降低整机材料成本,同时降低整机运输成本;
12、进一步,在所述制氧机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压缩机底座,所述压缩机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的上表面,进而对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挤压夹持,实现对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的固定;
13、通过将分子塔及储氧罐卧式放置在制氧机底座的内部,实现节省装配的工序,直接将其放置至底座分子塔限位结构上,并通过压缩机底座及海绵压实即可,对比立式放置减少了打螺钉工序,且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14、所述压缩机底座的下端面和所述制氧机底座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相匹配的压缩机底座海绵,所述压缩机底座海绵位于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的上表面;
15、压缩机底座海绵的设置,可以对压缩机底座的底部和储氧罐身与分子塔身之间的间隙填充,防止制氧机在工作过程中,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发生转动,造成一定的偏移,同时,压缩机底座海绵可以对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与压缩机底座海绵的底部发生磕碰,造成储氧罐身和分子塔身的使用寿命降低;
16、所述压缩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相匹配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相匹配的压缩机隔音罩组件;
17、通过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和所述压缩机底座的配合,形成密封腔,进而实现对压缩机的防护,且在防护的同时,对压缩机进行静音,实现降噪处理;
18、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风机;
19、所述风机设置在压缩机的上方,通过所述风机,能够对压缩机进行降温处理;
20、首先通过压缩机收集气体,压缩机会因为自身内部的高速活塞运动而产生高温,而压缩机内部的空气,由于热传递,也会产生较高的温度,空气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后,从压缩机的出气口排出时,高温气体会先进入冷凝管进行首次降温,而设置在压缩机上端的风机会对冷凝管进行快速散热,冷凝管因风机的吹风而冷却,同时风机向下吹风,对压缩机本身进行降温;
21、所述风机的外表面套设有风机盖组件,所述风机盖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的上端面;
22、风机需要不断对冷凝管和压缩机本身进行快速散热,所以风机会持续工作,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风机盖组件的设置,可以与压缩机隔音罩组件的端部之间形成密封腔体,进而对风机进行隔音,实现降噪处理,且可以对风机形成一定的防护;
23、所述制氧机壳体还包括制氧机前壳和制氧机后壳,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分别位于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以及所述风机盖组件的前后两侧;
24、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相互配合,且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的内壁均开设有下滑槽,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通过所述下滑槽与所述制氧机底座相连接;
25、所述制氧机后壳相应所述制氧机前壳的位置处设置有多组间隔分布的卡扣,所述制氧机前壳相应所述卡扣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匹配的连接件,所述制氧机前壳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卡扣的配合,进行连接,且对所述动力组件、存储组件、压缩机隔音罩组件、风机盖组件进行防护;
26、所述制氧机后壳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通过该开口,方便对制氧机的内部进行检修;
27、所述制氧机后壳的上端面开口处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设置有相匹配的制氧机上盖;
28、通过所述制氧机上盖对开口进行遮盖,实现对制氧机的防护;
29、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制氧机底座底部的四周;
30、通过四组所述万向轮的配合,方便对制氧机进行移动。
3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32、1.制氧机整机外形尺寸大、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4、1、通过将分子塔及储氧罐卧式放置于整机底座零件上,可以节省立式放置时所需的空间,外壳及底座零件均可相应的减小尺寸,进而减小整机外观尺寸,提升用户体验;
35、2、通过将分子塔及储氧罐卧式放置,可以使得外壳、底座等零件尺寸减小,进而减小零件材料用量,降低整机材料成本,同时降低整机运输成本;
36、3、通过将分子塔及储氧罐卧式放置,可以节省装配工序,直接将其放置至底座分子塔限位结构上,并通过压缩机底座及海绵压实即可,对比立式放置减少了打螺钉工序,且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1.一种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和所述储氧罐身与所述分子塔身相匹配的分子塔限位槽,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通过所述分子塔限位槽放置在所述制氧机底座的内部,且所述制氧机底座的内部相应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的位置处设置有围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塔身设置有两组,所述储氧罐身设置在两组所述分子塔身之间,且所述储氧罐身和各所述分子塔身的两端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储氧罐盖和分子塔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压缩机底座,所述压缩机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制氧机底座的上端面,且所述压缩机底座的下端面和所述制氧机底座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相匹配的压缩机底座海绵,所述压缩机底座海绵位于所述储氧罐身和所述分子塔身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相匹配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相匹配的压缩机隔音罩组件,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压缩机底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表面套设有风机盖组件,所述风机盖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组件的上端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壳体还包括制氧机前壳和制氧机后壳,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相互配合,且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的内壁均开设有下滑槽,所述制氧机前壳和所述制氧机后壳通过所述下滑槽与所述制氧机底座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后壳相应所述制氧机前壳的位置处设置有多组间隔分布的卡扣,所述制氧机前壳相应所述卡扣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匹配的连接件,所述制氧机前壳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卡扣的配合,进行连接,且对所述动力组件、存储组件、压缩机隔音罩组件、风机盖组件进行防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后壳的上端面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设置有相匹配的制氧机上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卧式分子塔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制氧机底座底部的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