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整形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假体隆鼻,是鼻子整形术的一种,即对鼻部进行整形的外科手术,假体隆鼻术是用特殊的材料将低平、内凹的鼻梁垫高的手术方式。
2、目前假体隆鼻利用架体对患者的鼻部进行整形,在假体使用过程中,将假体安装在患者的鼻部,现有的鼻假体在使用时,鼻假体与患者的鼻部不够贴合,长时间使用鼻尖处会出现包膜,包膜久了就会出现痉挛状态,会越来越紧,会挛缩往上提,鼻尖处易凸起,影响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鼻假体与患者鼻部的贴合,避免鼻假体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挛缩影响美感,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包括鼻梁体,所述鼻梁体的一端设置有鼻尖体,所述鼻尖体远离鼻梁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鼻小柱,所述鼻小柱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耳软骨,所述鼻梁体、鼻尖体和鼻小柱为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鼻梁体、鼻尖体和鼻小柱与耳软骨形成复合型假体,可塑性强。
5、优选的,所述鼻梁体包括贴合体,所述贴合体外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微孔,所述贴合体底端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穿插连接有接触体,所述接触体底端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微孔,所述贴合体、夹层和接触体两侧均设置有穿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贴合体与鼻梁表皮接触,更加贴合,通过设置的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能够与鼻部内组织生长在一起,提高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均设置为蜂窝型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贴合体和接触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耳软骨设置为锥形结构,且耳软骨远离鼻小柱的一端为尖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耳软骨可夹紧在鼻尖部两侧的鼻翼软骨之间,且柔软度好,鼻尖更自然,能够预防假体下滑。
11、优选的,所述鼻尖体设置为弧形结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加贴合鼻尖部。
13、优选的,所述鼻小柱设置为上宽下窄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支撑效果。
15、优选的,所述穿槽均设置为c字型结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高鼻梁处。
17、优选的,所述接触体设置为硅胶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较好的弹性,极少出现并发症,耐高低温。
19、优选的,所述贴合体设置为超肋体为0.04mm。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撑力。
21、优选的,所述夹层的硬度高于接触体的硬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硬度,避免过于柔软。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利用接触体、第一微孔、第二微孔、贴合体和夹层,鼻部内的组织通过第一微孔与贴合体生长在一起,通过第二微孔,使得鼻梁处的组织与接触体生长在一起,产品与鼻部更加贴合,从而在使用时提高了结构与鼻部之间的稳定性,避免鼻假体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挛缩影响美感;
25、2.借助夹层,通过夹层对接触体的包裹,避免有透光现象产生;
26、3.通过设置耳软骨,将耳软骨放入两侧鼻翼软骨之间,确认位置准确后缝合鼻翼软骨内侧和穹隆部,将鼻翼软骨拉拢至鼻尖,增加鼻尖长度和高度,从而提高塑形效果,而且柔软度好鼻尖更自然,而且还能预防假体下滑。
1.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鼻梁体(1),所述鼻梁体(1)的一端设置有鼻尖体(2),所述鼻尖体(2)远离鼻梁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鼻小柱(3),所述鼻小柱(3)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耳软骨(4),所述鼻梁体(1)、鼻尖体(2)和鼻小柱(3)为一体成型呈l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体(1)包括贴合体(7),所述贴合体(7)外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微孔(8),所述贴合体(7)底端设置有夹层(6),所述夹层(6)内穿插连接有接触体(5),所述接触体(5)底端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微孔(10),所述贴合体(7)、夹层(6)和接触体(5)两侧均设置有穿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8)和第二微孔(10)均设置为蜂窝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软骨(4)设置为锥形结构,且耳软骨(4)远离鼻小柱(3)的一端为尖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尖体(2)设置为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小柱(3)设置为上宽下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槽(9)均设置为c字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5)设置为硅胶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体(7)设置为超肋体为0.04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鼻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6)的硬度高于接触体(5)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