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天前  23


本技术属于测试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电源产品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1、在模块电源产品生产过程中,为减少生产工序,模块电源产品的引脚一般设计得比较短,长度一般都在3mm以内。针对引脚较短的模块电源产品,通常通过具有探针的测试治具或具有铜柱的测试治具来进行测试。然而,通过具有探针的测试治具对模块电源产品进行测试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探针与待测产品的引脚接触面积小,容易造成小面积接触,进而容易导致探针温升大,探针容易损坏的问题,(2)容易导致测试误测和下针不灵活的问题;而通过具有铜柱的测试治具对模块电源产品进行测试时,同样存在以下不足:当铜柱与模块电源产品的引脚接触较紧时,在铜柱和引脚分离过程中,模块电源产品的引脚无法均衡受力,从而容易造成模块电源产品的引脚弯曲,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模具,解决现有测试模具引脚接触面积小,接触较紧取产品时无法均衡受力,容易造成产品引脚弯曲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测试治具,其包括:

4、固定面板;

5、产品支撑板,设置在固定面板上,产品支撑板设有穿孔;

6、退引脚机构,设置于产品支撑定位机构的下方,退引脚机构包括:活动机构以及与活动机构连接的气缸,气缸用于驱动活动机构上下移动;

7、产品测试pcb,设置在穿孔的下方且固定在活动机构上,活动机构上下移动时能带动产品测试pcb上下移动,产品测试pcb设有铜柱;

8、当气缸驱动活动机构向上移动时,带动产品测试pcb向上移动,使得铜柱与待测产品的引脚接触;当气缸驱动活动机构向下移动时,带动产品测试pcb向下移动,使得铜柱与待测产品的引脚分离。

9、优选的,测试治具还设有产品定位件,产品定位件设置于产品支撑板上的表面且位于穿孔的周缘。

10、优选的,产品测试pcb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板,限位板设有限位孔,铜柱穿过限位孔。

11、优选的,固定面板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底部固定板以及顶部固定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底部固定板和顶部固定板围成一收容腔,产品支撑定位机构固定在顶部固定板上,退引脚机构和产品测试pcb收容在收容腔内。

12、优选的,气缸固定在顶部固定板。

13、优选的,活动机构包括:气缸顶升板、直线轴承、垫块以及pcb固定块,气缸顶升板与气缸连接,直线轴承和垫块分别固定在气缸顶升板上,pcb固定块固定在垫块上,产品测试pcb固定在pcb固定块上;

14、退引脚机构还设有固定在固定面板的导向轴,导向轴穿过直线轴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当活动机构带动产品测试pcb往下移动时,产品外边缘和产品支撑板接触均衡受力,从而保证产品引脚不会弯曲变形,进而避免产品外观不良;

17、(2)使用带铜柱的产品测试pcb与退引脚机构结合,无需人工退产品引脚,且可解决由于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探针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产品定位件,所述产品定位件设置于所述产品支撑板上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穿孔的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测试pcb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限位孔,所述铜柱穿过所述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底部固定板以及顶部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和所述顶部固定板围成一收容腔,所述产品支撑定位机构固定在所述顶部固定板上,所述退引脚机构和所述产品测试pcb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顶部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气缸顶升板、直线轴承、垫块以及pcb固定块,所述气缸顶升板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垫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气缸顶升板上,所述pcb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垫块上,所述产品测试pcb固定在所述pcb固定块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测试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电源产品的测试模具,包括固定面板、产品支撑板、退引脚机构以及产品测试PCB;产品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固定面板上,产品支撑板设有穿孔;退引脚机构设置于产品支撑定位机构的下方,退引脚机构包括:活动机构以及与活动机构连接的气缸,气缸用于驱动活动机构上下移动;产品测试PCB设置在穿孔的下方且固定在活动机构上,活动机构上下移动时能带动产品测试PCB上下移动,产品测试PCB设有铜柱。本技术测试模具可解决现有测试模具引脚接触面积小,接触较紧取产品时无法均衡受力,容易造成产品引脚弯曲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伍少力,朱献尧,危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金智为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