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3天前  11


本技术属于萃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


背景技术:

1、萃取作为一种净化工艺,被广泛运用于无机化学的提纯工业,基于其有生产量大、操作流程简单、选择性好、回收率高、可连续作业、重复性优良等特点,突出了萃取工艺对于提纯净化生产的重要性。在工业生产中,萃取槽是让萃取工艺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萃取工艺在萃取槽中大致可分为3个过程:萃取段-洗涤段-反萃段,对应生产工艺的需求,对萃取段、洗涤段和反萃段设置出料中转槽。按相可以分为两相: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借助有机中转槽和有机泵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被循环使用;水相由进口至出口过程中,经过了澄清槽和中转槽两个过程,澄清槽可有效使混合后的有机相与水相分层,中转槽作为水相最后一级的出口,起到暂时储存和中转的作用。

2、水相离开澄清槽进入中转槽的过程中,夹带、微溶、有机越过挡板,槽板漏缝等原因,均会引起有机随水相进入中转槽(非有机中转槽),若进槽有机不能及时回收,不仅造成有机的流失,同时有机的存在也会影响水相的质量。而传统的收油方式只能是人为手动收油,同样在中转槽中设置多个挡板,形成多个中转箱,挡板底部开口,利用油轻水重的原理,使底部水相率先流入下一个中转箱,在利用水瓢对各中转箱中的有机进行回收,但这种有机回收的方式效率低,且当有机厚度低于5cm时,回收难度大,有机回收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包括有机回收箱、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和第四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第四槽体中均设置有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所述水相中转箱设置于各槽体的底部,所述水相中转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液螺纹口,所述液位调节管带有外螺纹,液位调节管与水相中转箱的出液螺纹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中还设置有机收集槽,所述有机收集槽设置于槽体的侧壁上,所述有机收集槽上方敞口设置、底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有机回收箱连接;所述有机收集槽的上方敞口高度高于液位调节管上管口的高度;所述第一槽体中还设置有上方敞口的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上方敞口高度高于有机收集槽上方敞口高度,所述进液槽底部与第一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底部与第一槽体底部连通;所述第三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底部与第二槽体底部连通;所述第四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底部与第三槽体底部连通,所述第四槽体底部还设置有水相出口。

3、优选的,还包括有机回收管和回收控制阀,所述有机回收箱的底部设置有有机回收口,所述有机回收管的一端与有机回收口连接,所述回收控制阀设置于有机回收管的另一端。

4、优选的,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和第四槽体为在一个大槽体内采用隔板隔开的四个小槽体。

5、优选的,所述有机回收箱设置于大槽体的底部。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包括有机回收箱、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第四槽体,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第四槽体均设置有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槽体通过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依次连通,每个槽体通过水相中转箱进液,所述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液位调节管即可调节上管口的高度,进而调节前一槽体的液位高度。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中设置有敞口的有机收集槽,调节槽体中的液位高度,使液面上漂浮的有机相始终略高于有机收集槽的敞口高度,就能使有机相不断流入有机收集槽中,进而排入有机收集箱中进行回收。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高效回收有机相。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回收箱、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和第四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第四槽体中均设置有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所述水相中转箱设置于各槽体的底部,所述水相中转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液螺纹口,所述液位调节管带有外螺纹,液位调节管与水相中转箱的出液螺纹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中还设置有机收集槽,所述有机收集槽设置于槽体的侧壁上,所述有机收集槽上方敞口设置、底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管道与有机回收箱连接;所述有机收集槽的上方敞口高度高于液位调节管上管口的高度;所述第一槽体中还设置有上方敞口的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上方敞口高度高于有机收集槽上方敞口高度,所述进液槽底部与第一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底部与第一槽体底部连通;所述第三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底部与第二槽体底部连通;所述第四槽体中的水相中转箱底部与第三槽体底部连通,所述第四槽体底部还设置有水相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回收管和回收控制阀,所述有机回收箱的底部设置有有机回收口,所述有机回收管的一端与有机回收口连接,所述回收控制阀设置于有机回收管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和第四槽体为在一个大槽体内采用隔板隔开的四个小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回收箱设置于大槽体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萃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收油功能的萃取中转槽。包括有机回收箱、第一槽体、第二槽体、第三槽体、第四槽体,第一到第四槽体均设置有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槽体通过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依次连通,每个槽体通过水相中转箱进液,水相中转箱和液位调节管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液位调节管即可调节上管口的高度,进而调节前一槽体的液位高度。第一到第三槽体中设置有敞口的有机收集槽,调节槽体中的液位高度,使液面上漂浮的有机相始终略高于有机收集槽的敞口高度,就能使有机相不断流入有机收集槽中,进而排入有机收集箱中进行回收。本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高效回收有机相。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孟庆岩,袁晓磊,张伟,胡意,陈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