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1、由于生理衰退、机能萎缩导致老年人四肢活动能力下降,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并且由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性障碍的患者也迅速增加。目前科学研究表明脑血管意外或者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引发的下肢瘫痪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较早进行康复训练不但可以维持现有运动关节的活动度,而且还能防止运动关节的挛缩。通常病人需要在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才能进行康复训练,但医疗费用的昂贵和护理人员的匮乏,开发一种可以为下肢运动功能性患者及体弱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和助行的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2、现有的机器人都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笨重,无法做到有效的辅助行走的训练,同时训练机器人腿部位置不具备按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设备,所述机器人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右两侧设有基杆,且连接板底端设有一级连接臂,所述一级连接臂底端装有二级连接臂,且一级连接臂后端连接固定有一号电动推杆,所述二级连接臂底端侧面装有踩踏板,且二级连接臂后端连接固定有二号电动推杆,所述一级连接臂右侧装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垫,所述按摩垫内设有若干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左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左侧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按摩推杆。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端两侧设有把手,且支撑板后端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设有基杆,所述基杆连接固定于支撑板。
4、优选的,所述一级连接臂和二级连接臂前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基杆。
5、优选的,所述按摩装置设有四组,每组设于一级连接臂和二级连接臂侧面。
6、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按摩球左侧,且另一端连接固定于壳体内壁。
7、优选的,所述按摩推杆连接于壳体外表面,活动杆连接固定于按摩垫外表面。
8、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通过将患者固定于机器人上,通过连接臂上的四组电动推杆交错推动,进行对患者辅助行走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下肢的运动能力,同时按摩装置对腿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加强了患者的康复训练。
1.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设备(100)包括支撑板(110),所述支撑板(110)底端设有固定座(130),所述固定座(130)内装有连接板(140),所述连接板(140)左右两侧设有基杆(131),且连接板(140)底端设有一级连接臂(160),所述一级连接臂(160)底端装有二级连接臂(170),且一级连接臂(160)后端连接固定有一号电动推杆(150),所述二级连接臂(170)底端侧面装有踩踏板(190),且二级连接臂(170)后端连接固定有二号电动推杆(180),所述一级连接臂(160)右侧装有按摩装置(200),所述按摩装置(200)包括按摩垫(210),所述按摩垫(210)内设有若干组按摩球(220),所述按摩球(220)左侧设有弹簧(230),所述弹簧(230)左侧装有壳体(240),所述壳体(240)外表面设有按摩推杆(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0)顶端两侧设有把手(111),且支撑板(110)后端装有转动杆(120),所述转动杆(120)一端设有基杆(131),所述基杆(131)连接固定于支撑板(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连接臂(160)和二级连接臂(170)前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基杆(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200)设有四组,每组设于一级连接臂(160)和二级连接臂(170)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30)一端连接于按摩球(220)左侧,且另一端连接固定于壳体(240)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辅助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推杆(250)连接于壳体(240)外表面,活动杆连接固定于按摩垫(210)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