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管和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5天前  15


本发明涉及管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媒管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应用在冰箱或空调中的冷媒管,通常是采用多级渐缩方案,通过管径的逐级扩大,逐级释放冷媒管路压力,以降低冷媒喷发噪音,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在两种冷媒混合时会在进口处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媒管。

3、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媒管,包括:进管段;第一膨胀管段,第一膨胀管段的一端与进管段相连;分流管段,与第一膨胀管段的另一端相连,且分流管段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子管段;出管段,与分流管段相连通,每个子管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膨胀管段和出管段相连通;其中,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小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5、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冷媒管,主要包括流通截面积不同的进管段和出管段,冷媒在管路中流动时,会从进管段流入,出管段流出,在二者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膨胀管段和分流管段,第一膨胀管段主要通过管径的增大消除混合冷媒的声音,具体地,管径的变大会释放冷媒压力,并通过冷媒腔体抗性消声达到吸收冷媒噪音目的,即可以消除对应频段的声音,从而达到消声目标。此外,在分流管段的作用下,利用多个子管段,可将位于第一膨胀管段内的冷媒进行分流,由于多个子管段之间并排设置,每个子管段内的冷媒组成会发生变化。可以理解,经第一膨胀管段消音的冷媒包括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通过将多个子管段并排设置,在不同的子管段内,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的组成比例会发生变化,由于不同组成比例的冷媒在对应的子管段内产生的噪音不同,若在单一子管段内比例满足特定的范围时,例如液态冷媒的比例占到90%以上,或气态冷媒的比例占到90%以上,则会使得由于多相冷媒混合流动所产生的声音会明显降低,从而可使得在冷媒通过第一膨胀管段后会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管段进行二次消声,再经过出管段汇聚后向外排出,本技术在第一膨胀管段和分流管段的共同作用下,可有效降低冷媒流动所产生的噪音,极大提高应用冷媒管的产品的静音性能。

6、其中,进管段内的截面积一般是一致的,出管段内的截面积一般也是一致的,即为直管或弯管。但由于加工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公差,而外部尺寸则可根据实际的摆放位置灵活变换。

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膨胀管段的长度和消声频段是对应的,即长度不同,可减弱不同频段的声音。

8、其中,一般的冷媒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当然,截面形状还可以为方形、矩形,甚至可以为任意闭合图形。

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不大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且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大于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1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膨胀管段、出管段和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进行限定,可有效实现对冷媒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降低,具体的,第一膨胀管段内部的流通截面积是变化的,一般为由进管段到出管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本方案限定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大于或等于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可通过冷媒膨胀的腔体实现消声,达到消声目标。

11、需要补充的是,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不大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主要用于满足装配要求。

12、其中,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1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大于分流管段中所有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之和。

14、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膨胀管段与分流管段相连,需要对第一膨胀管段进行进一步限定,限定其最大流通截面积需大于所有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之和,以便于冷媒在流入子管段时,会将不同组成比例的冷媒分别压入到分流管段中,从而实现正常的消音。

15、其中,子管段的形状可以为半弧形、圆形、半圆形等任意形状,只要能够将多个子管段独立错开布置即可。

16、可以理解,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大于两端相连的进管段和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17、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膨胀管段,设于分流管段和出管段之间;其中,第一膨胀管段的吸声频段和第二膨胀管段的吸声频段不同。

18、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于一些需要更强的消音效果的场景下,会在分流管段和出管段之间设置第二膨胀管段,通过限定第一膨胀管段和第二膨胀管段采用不同的吸声频段,可以减弱冷媒喷发过程中的噪音,通过第一膨胀管段、第二膨胀管段的不同频段吸声组合,以达到吸收冷媒噪音的目的。

19、可以理解,膨胀管段的吸声频段和膨胀管段的长度有关。

20、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不大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且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大于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二膨胀管段、出管段和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进行限定,可有效实现对冷媒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降低,具体的,第二膨胀管段内部的流通截面积是变化的,一般为由进管段到出管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本方案限定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位于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和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之间,可通过冷媒膨胀的腔体实现消声,达到消声目标。

22、可以理解,分流管段内的具体结构并不做进一步限定,本方案只对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和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进行限定,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和所有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之和无绝对关联关系,具体的结构存在差异,上述两个流通截面积并不是一定相等。

23、需要补充的是,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不大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主要用于满足装配要求。

24、其中,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

2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管段、第一膨胀管段、分流管段和出管段一体成型。

2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进管段、第一膨胀管段、分流管段和出管段四个管段一体成型,在装配时冷媒管为一个整体,密封性更强,且便于与两端的结构进行连接,例如将进管段和毛细管相连,出管段与蒸发器相连,保证冷媒在整个冷媒管中的密封流动。

27、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子管段沿重力方向分布。

2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子管段沿重力方向分布,可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混合的冷媒自然分离,较高的位置用于流通气态冷媒,较低的位置则用于流通液态冷媒,从而实现气液分离,可降低冷媒多相混合而产生的异响。

29、上述技术方案中,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相同。

3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分流管段内的子管段进行截面积限制,即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相同,更便于加工,在将冷媒管连接到管路中时,冷媒在流动时会自然形成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两种冷媒会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进入对应的子管段中,从而可减少混合流动产生的噪音。

31、当然,流通截面积相同的子管段的数量为两个,可沿竖直方向排列布置,子管段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圆形、环形或矩形。

32、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冷媒管,冷媒管的出管段与蒸发器相连。

33、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和冷媒管,经冷媒管向外输出的冷媒会流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从而实现热交换,对外部温度进行降低。由于制冷设备包括冷媒管,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冷媒管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4、其中,制冷设备可以为空调器、冰箱、冰柜等具有制冷功能的设备。

35、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设有毛细管;其中,所述冷媒管的进管段与所述毛细管相连通。

3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压缩机,将冷媒管的进管段通过毛细管与冷凝器相连,通过冷凝器和压缩机的连接关系,从而实现冷媒的流通,压缩机压缩冷媒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会存在压缩不完全的液态冷媒和压缩完全的气态冷媒,在经过冷媒管时会有效减弱气液混合冷媒的噪音。

3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且所述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大于所述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大于所述分流管段中所有所述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大流通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且所述第二膨胀管段的最小流通截面积大于所述分流管段的流通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段、所述第一膨胀管段、所述分流管段和所述出管段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管段沿重力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段的流通截面积相同。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媒管和制冷设备,其中,冷媒管包括:进管段;第一膨胀管段,第一膨胀管段的一端与进管段相连;分流管段,与第一膨胀管段的另一端相连,且分流管段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子管段;出管段,与分流管段相连通,每个子管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膨胀管段和出管段相连通;其中,进管段的流通截面积小于出管段的流通截面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可有效降低在冷媒管的进管位置,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混合流动而产生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亚,江俊,李语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