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热管理系统中,需要多个阀实现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以车辆热管理系统为例,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冷媒阀和节流阀,多个冷媒阀和节流阀共同安装在同一个阀座,以控制阀座内流道的连通与否,节流阀能够将高压流道内流通的高压制冷剂节流降压,节流降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流经蒸发器后回流至阀座的低压流道,可能会造成高压流道和低压流道之间的有害传热,进而影响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有助于降低流体控制组件的高压流道和低压流道之间的传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座和阀部件,所述阀座具有流道,所述阀座具有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阀部件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至少部分所述流道连通,所述阀部件包括节流阀和切换阀,定义容纳所述节流阀的容纳腔为第一容纳腔,定义容纳所述切换阀的容纳腔为第二容纳腔,所述流道包括第一高压流道和第一低压流道,所述第一高压流道和所述第一低压流道相对不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流道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一低压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相对另一侧。
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流体控制组件的阀座具有第一高压流道和第一低压流道,第一高压流道位于切换阀对应的第二容纳腔的一侧,第一低压流道位于切换阀对应的第二容纳腔的相对另一侧,将第一高压流道和第一低压流道设置于第二容纳腔的两侧,有助于降低第一高压流道和第一低压流道之间的传热。
1.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座(10)和阀部件(20),所述阀座(10)具有流道(11),所述阀座(10)具有容纳腔(14),至少部分所述阀部件(20)位于所述容纳腔(14),所述容纳腔(14)与至少部分所述流道(11)连通,所述阀部件(20)包括节流阀和切换阀,定义容纳所述节流阀的容纳腔(14)为第一容纳腔(1401),定义容纳所述切换阀的容纳腔(14)为第二容纳腔(1402),所述流道(11)包括第一高压流道(112)和第一低压流道(113),所述第一高压流道(112)和所述第一低压流道(113)相对不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流道(112)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401)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流道(11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402)的一侧,所述第一低压流道(113)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402)的相对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包括隔热槽(17),所述第一高压流道(112)位于所述隔热槽(17)的一侧,所述第一低压流道(113)位于所述隔热槽(17)的相对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22)和第二节流阀(23),所述第一容纳腔(1401)包括第一腔(142)和第二腔(143),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节流阀(22)位于所述第一腔(142),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节流阀(23)位于所述第二腔(143),所述第一高压流道(112)包括第一子流道(1121)和第二子流道(1123),所述第一子流道(1121)与第一腔(142)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1123)包括第一段(11231)和第二段(11232),所述第一段(112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112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段(11232)与所述第二腔(143)连通,沿所述第一腔(142)的轴线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段(11231)与所述第一子流道(1121)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段(1123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子流道(1121)的轴线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1)包括第二高压流道(111),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工作时,所述第二高压流道(111)的制冷剂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段(11231)的制冷剂的温度,所述阀座(10)包括隔热槽(17),所述第二高压流道(111)位于所述隔热槽(17)的一侧,所述第一段(11231)位于所述隔热槽(17)的相对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20)包括第一阀部件(24),所述第一低压流道(113)包括第三子流道(1132)和第四子流道(1131),所述第一阀部件(24)对应的容纳腔(14)分别与所述第四子流道(1131)和所述第三子流道(11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切换阀(25),所述第二容纳腔(1402)包括第三腔(145),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切换阀(25)位于所述第三腔(145),所述第二高压流道(111)包括第五子流道(1114)、第六子流道(1112)和第七子流道(1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三节流阀(26),所述第一容纳腔(1401)包括第四腔(146),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节流阀(26)位于所述第四腔(146),所述第四腔(146)与所述第一子流道(1121)连通,所述阀部件(20)包括第三阀部件(27),所述第三阀部件(27)对应的容纳腔(14)与所述第六子流道(1112)和所述第一低压流道(11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20)包括第一单向阀(33),所述第五子流道(1114)包括阀后流道(11141)和阀前流道(11142),所述第一单向阀(33)安装于所述阀后流道(11141)和所述阀前流道(11142)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33)能够单向导通所述阀前流道(11142)流向所述阀后流道(11141),所述第四腔(146)与所述阀前流道(1114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第四节流阀(28),所述第一容纳腔(1401)包括第五腔(148),至少部分所述第四节流阀(28)位于所述第五腔(148),所述第五腔(148)与所述第一子流道(1121)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1123)包括第三段(1126),所述第五腔(148)与所述第三段(1126)连通,所述第一段(112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1126)连通,沿所述第一腔(142)的轴线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段(1126)与所述第一子流道(1121)间隔设置,排布,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二切换阀(29),所述第二容纳腔(1402)包括第六腔(149),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切换阀(29)位于所述第六腔(149),所述第六腔(149)分别与所述第一段(11231)和所述第二段(1123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20)包括第四阀部件(31),所述第四阀部件(31)对应的容纳腔(14)与所述第五子流道(1132)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1)包括第一子流道(1121)、第二子流道(1123)、第三子流道(1132)、第四子流道(1131)、第五子流道(1114)、第六子流道(1112)、第七子流道(1111)、第八子流道(1122)和第九子流道(1124),所述阀座(10)具有接口(12),所述接口(12)包括第一接口(121)、第二接口(122)、第三接口(123)、第四接口(124)、第五接口(125)、第六接口(126)、第七接口(127)、第八接口(128)、第九接口(129)、第十接口(130)、第十一接口(131)和第十二接口(132);
12.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第三换热器(4)、第四换热器(5)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接口(121)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2)的制冷剂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122)和所述第十接口(130)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的制冷剂通道分别与所述第四接口(124)和所述第五接口(125)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4)的制冷剂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七接口(127)和所述第八接口(128)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5)的制冷剂通道分别与所述第十一接口(131)和所述第十二接口(132)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