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交互的信息通过物理信道进行承载。其中,下行数据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进行承载,上行数据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进行承载。网络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为终端设备指示pdsch和pusch的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方式等信息。该dci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进行承载。
2、在现今的上行传输转换(uplinktransmission switching,ul tx switching)技术中,一个dci只能指示一个载波发生上行传输,当需要同时指示多个载波同时进行上行传输时,所需要的dci数目变多,增大了调度开销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的传输压力,需要给pdcch分配更多的资源已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进行dci的传输,相应的,可以分配给pdsch的资源也就变少了,使得下行吞吐量下降,用户的下行体验受到了影响。同时,终端设备需要同时监听多个载波的dci,终端设备功耗大且盲解码预算会增加。
3、另外,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由于终端设备的功率或收发天线等因素,可能会存在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uplink,ul)载波覆盖范围小于网络设备的下行链路(downlink,dl)载波覆盖范围。为了使ul载波的覆盖范围和dl载波覆盖范围相同,引入了低频的补充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载波。一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正常上行(normal uplink,nul)载波以及至少一个sul载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从该字段可以直接指示,或者从指示中推出调度哪几个载波以及该载波是sul载波还是nul载波的信息,从而一个dci可以调度多个不同频段的载波。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3、该方法包括:接收n个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载波包括至少一个正常上行nul载波和至少一个补充上行sul载波,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载波信息,所述载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载波;在所述至少两个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nul载波即为nul频段对应的的载波,sul载波即为sul频段对应的载波。
5、应理解,一个nul频段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nul载波,一个sul频段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sul载波。
6、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当配置多于两个频段的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其中某些载波的频段为sul频段时,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载波信息,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载波及指示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是否为sul载波,降低pdcch控制信道的开销。
7、应理解,本技术的方案同样适用于配置多于两个频段且其中所有频段都不是sul频段的上行调度的场景。
8、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任意一种终端设备,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9、另外,本技术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手表(smartwatch)、平板电脑(pad)、无人机、智能车、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等。本技术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调度进行上行传输的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字段对应的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进行上行传输的载波是sul载波和nul载波中的哪一种。
11、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小区的载波及指示每个小区的载波所属的频段,也就是说可以指示每个载波是sul载波还是nul载波,降低pdcch控制信道的开销。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13、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当配置多于两个频段的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其中某些载波的频段为sul频段时,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载波及指示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是否为sul载波。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天线端口配置。
15、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当配置多于两个频段的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其中某些载波的频段为sul频段时,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载波及指示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是否为sul载波。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频段组合。
1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18、该方法包括:发送n个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载波包括至少一个正常上行nul载波和至少一个补充上行sul载波,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载波信息,所述载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载波。
19、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当配置多于两个频段的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其中某些载波的频段为sul频段时,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载波信息,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载波及指示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是否为sul载波,降低pdcch控制信道的开销。
20、应理解,本技术的方案同样适用于配置多于两个频段且其中所有频段都不是sul频段的上行调度的场景。
21、本技术中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等,还可以为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等。
2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信。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信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间的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间的无线通信以及终端和终端间的无线通信。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无线通信”还可以简称为“通信”,术语“通信”还可以描述为“数据传输”、“信息传输”或“传输”。
23、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调度进行上行传输的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字段对应的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进行上行传输的载波是sul载波和nul载波中的哪一种。
24、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小区的载波及指示每个小区的载波所属的频段,也就是说可以指示每个载波是sul载波还是nul载波,降低pdcch控制信道的开销。
25、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26、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当配置多于两个频段的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其中某些载波的频段为sul频段时,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载波及指示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是否为sul载波。
27、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天线端口配置。
28、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当配置多于两个频段的载波进行上行传输且其中某些载波的频段为sul频段时,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新增字段,实现了运用单个dci调度多个载波及指示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是否为sul载波。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能够用于进行上行传输的频段组合。
3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n个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载波包括至少一个正常上行nul载波和至少一个补充上行sul载波,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载波信息,所述载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载波;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多个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31、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调度进行上行传输的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字段对应的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进行上行传输的载波是sul载波和nul载波中的哪一种。
32、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33、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天线端口配置。
34、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调度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发送n个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n个载波包括至少一个正常上行nul载波和至少一个补充上行sul载波,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载波信息,所述载波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载波中的所述至少两个载波。
35、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调度进行上行传输的一个小区,所述第一字段对应的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小区中进行上行传输的载波是sul载波和nul载波中的哪一种。
36、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37、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天线端口配置。
38、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39、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40、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4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当该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42、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为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通信设备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所述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43、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4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当该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45、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设备为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通信设备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所述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46、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及上述各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实现。
47、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不同的电路,也可以是同一电路,这种情况下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技术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48、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所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及上述各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5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技术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52、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53、上述方面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54、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处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
55、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按照所述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产生所述指示信息。
56、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及上述各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57、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所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及上述各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58、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和二方面中的任意方面及其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59、其中,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60、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6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通信设备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
1.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
5.一种上行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
9.一种上行调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
13.一种上行调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三字段,所述第三字段占n个比特,其中,所述n个比特中的第i个比特的值用于指示是否调度所述n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i∈[1,n]。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息包括第四字段,所述第四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使用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是预定义表格中的一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所述预定义表格包括多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其中每种天线端口配置组合包括所述n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天线端口配置。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
19.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
2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