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压缩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空调系统中,通过制冷剂回路输送制冷剂实现制冷或制热,无论制冷剂如何,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在压缩机吸入侧和排出侧(或称压力侧)都会产生压力脉冲,也称为压力脉动;压力脉动通过制冷剂回路的组件传输从而产生振动噪音,这些噪音可以被车辆内的乘客或车辆外部的生物听到和感知到,而且压力脉动也传递到布置在乘客舱中的换热器空调,由于换热器空调具有大而平坦的表面,其会成为脉动的扬声器或放大器,造成空调系统共振产生的噪音直接作用于乘客特别是驾驶员,影响驾乘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压力脉动衰减装置,所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脉动和排气脉动噪音,提升乘员舒适性。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的压缩机。
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车辆。
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设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阀体,所述阀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流道,以开闭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所述阀体内限定出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沿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贯穿所述阀体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流道,且用于推动所述阀体朝向关闭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的方向移动。
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流道位于第一流道的外周壁且与第一流道连通,阀体可移动地设于第一流道以开闭第二流道的入口,且弹性件用于推动阀体朝向关闭位置的方向移动,以使阀体的移动改变整个流道的横截面积,以适应流量的变化,降低压力脉动,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压力脉动装置用于压缩机时,第一流道可以连通于压缩腔的出口侧,以实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与压缩机部件的集成设置,以便减少压缩机的零件数量,简化压缩机的结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所述阀体移动方向上的一端端面为入口端面,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贯穿所述入口端面;所述第一流道包括沿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贯穿所述入口端面,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间接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一止挡凸起,所述第一止挡凸起止抵于所述弹性件的远离所述阀体的一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止挡凸起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阀体的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端面的正投影重叠,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垂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挡凸起形成有沿径向贯穿的连通缺口,以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一流道,在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止挡凸起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阀体的正投影重叠,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垂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止挡凸起,所述第二止挡凸起止抵于所述阀体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调节件止抵于所述阀体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内限定出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用于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端盖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形成有第六排气流道,所述支架形成有第七排气流道,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隔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隔板均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形成有第一排气流道,所述第二气缸形成有第二排气流道,所述隔板形成有第三排气流道,所述第一轴承形成有第四排气流道,所述第二轴承形成有第五排气流道,所述第二排气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五排气流道和所述第三排气流道之间,所述第三排气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气流道和所述第一排气流道之间,所述第一排气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三排气流道和所述第四排气流道之间,所述第七排气流道连通于所述第四排气流道和所述第六排气流道之间,所述壳体包括所述第一气缸、所述隔板、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端盖和所述支架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三气缸形成有第八排气流道,所述第一轴承形成有第四排气流道,所述第二轴承形成有第五排气流道,所述第八排气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五排气流道和所述第四排气流道之间,所述第七排气流道连通于所述第四排气流道和所述第六排气流道之间,所述壳体包括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端盖和所述支架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所述压缩机还具有压缩腔,所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设于所述压缩腔的出口侧,所述第三流道通过连通流道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连通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
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采用上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可以降低排气脉动和排气脉动噪音。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形成在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机构上;或者,所述连通流道形成在所述压缩机的支架上,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形成在所述压缩机的端盖上,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所述端盖。
16、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压缩机,可以提升乘员舒适性。
1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阀体移动方向上的一端端面为入口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一止挡凸起,所述第一止挡凸起止抵于所述弹性件的远离所述阀体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止挡凸起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阀体的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端面的正投影重叠,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凸起形成有沿径向贯穿的连通缺口,以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一流道,在预设平面上,所述第一止挡凸起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阀体的正投影重叠,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阀体的移动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止挡凸起,所述第二止挡凸起止抵于所述阀体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用于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端盖和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形成有第六排气流道,所述支架形成有第七排气流道,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所述压缩机还具有压缩腔,所述压力脉动衰减装置设于所述压缩腔的出口侧,所述第三流道通过连通流道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连通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