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移动导梁,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
背景技术:
1、导粱又称鼻梁。用拖拉法或顶推法架梁时,装于梁前(后)端的临时辅助结构。是为保证梁在移动时的纵向抗倾覆稳定性,以及减少梁的悬伸长度从而降低安装应力,常在梁的前(后)端用拆装式杆件、桁架纵梁或旧钢梁的杆件等加拼的一段小梁,其高度比正梁小,其长度要根据拖拉或顶推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和梁的安装应力不超过设计值决定。导梁设置在主梁的前端。为等截面或变截面的钢桁架梁或钢板梁,主梁前端装有预埋件与钢导梁拴接。导梁在外形上,底缘与箱梁底应在同一平面上。前端底缘呈向上圆弧形,以便于顶推时顺利通过桥墩。保证梁在移动时的纵向抗倾覆稳定性,以及减少梁的悬伸长度从而降低安装应力。
2、在钢箱梁顶推时,伸出的部分较长,前端会因重力的原因下沉,导致导梁对接到对面的桥桩时对接不上,而且在导梁组装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将导梁对齐定位,耗费人力,增加安装时间。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包括:导梁一、导梁二、导梁三、底梁、卡槽、定位块、加强螺栓、液压缸、垫板;所述导梁二安装在导梁一的一侧,且导梁三安装在导梁二的一侧,并且导梁一与导梁二与导梁三通过加强螺栓固定;所述底梁焊接在导梁一与导梁二与导梁三的底部;所述卡槽焊接在导梁一与导梁二一侧的两端,且定位块焊接在导梁二与导梁三另一侧的两端;所述液压缸螺栓固定在导梁三的一端,且垫板螺栓固定在液压缸的一端。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块的凹槽。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与定位块卡合。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梁三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且液压缸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凸起的下端。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垫板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且导梁三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垫板的凹槽,并且垫板插接连接在导梁三的内壁上为滑动装置。
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9、1、本实用新型卡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块的凹槽;卡槽与定位块卡合的设置,便于安装时快速定位,加快安装效率。
10、2、本实用新型导梁三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且液压缸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凸起的下端;垫板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且导梁三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垫板的凹槽,并且垫板插接连接在导梁三的内壁上为滑动装置的设置,控制液压缸使垫板顶住另一侧的桥桩,防止钢箱梁伸出过长前端下沉。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1.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包括:导梁一(1)、导梁二(2)、导梁三(3)、底梁(4)、卡槽(5)、定位块(6)、加强螺栓(7)、液压缸(8)、垫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二(2)安装在导梁一(1)的一侧,且导梁三(3)安装在导梁二(2)的一侧,并且导梁一(1)与导梁二(2)与导梁三(3)通过加强螺栓(7)固定;所述底梁(4)焊接在导梁一(1)与导梁二(2)与导梁三(3)的底部;所述卡槽(5)焊接在导梁一(1)与导梁二(2)一侧的两端,且定位块(6)焊接在导梁二(2)与导梁三(3)另一侧的两端;所述液压缸(8)螺栓固定在导梁三(3)的一端,且垫板(9)螺栓固定在液压缸(8)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块(6)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与定位块(6)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三(3)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且液压缸(8)螺栓固定在所述矩形凸起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钢箱梁移动导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9)的一侧设有矩形凸起,且导梁三(3)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垫板(9)的凹槽,并且垫板(9)插接连接在导梁三(3)的内壁上为滑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