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2天前  33


本技术涉及安检安防,具体是一种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


背景技术:

1、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通过顶部的x光射线源对穿过的整车进行透视安全检查,是落实公共安全领域对小型车辆门缝后尾箱轮胎等部件内隐藏危险物品快速可视化辑私查毒查爆安全措施、预防爆恐治安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x光透视安检扫描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判图,发现危险品危化品不安全因素,消除爆恐治安事件隐患,把可能发生爆恐治安事件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现有顶照式x光扫描装置采用固定安装方式,施工周期长,安装成本高,占用场地面积大,安检装置整体体积大,重量较高,永久固定安装后无法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包括顶棚、底座、斜坡以及伸缩机构,顶棚与底座通过伸缩柱连接,顶棚与底座之间设有伸缩机构,底座的两侧均设有斜坡,斜坡的一侧与底座转动连接,斜坡的另一侧与伸缩机构铰接,顶棚与伸缩机构的顶部连接,底座的底面对称分布多个脚轮,脚轮与底座固定连接,脚轮自带刹车结构。

3、进一步,顶棚的两侧设有侧边,侧边设于伸缩柱的外侧。

4、进一步,侧边远离伸缩柱的侧面设有百叶窗,百叶窗连通顶棚的内部与外界。

5、进一步,顶棚内设有射线源,射线源通过支撑座与顶棚固定连接。

6、进一步,顶棚内设有空调,空调与顶棚内的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

7、进一步,伸缩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支架,支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的固定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顶棚固定连接;第一气缸的固定端与支架固定连接,伸缩端通过铰链与斜坡转动连接。

8、进一步,底座靠近斜坡的一侧设有转轴,斜坡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车辆通过斜坡进入以及离开安检装置,提高车辆安检过程中的稳定性;伸缩机构可以驱动顶棚以及斜坡分别进行上下伸缩、翻折的动作,便于快速对该安检装置进行折叠收纳;装置底部的脚轮可以增加安检装置整体的可移动性,需要固定安检装置的位置时,也可以通过脚轮自带的刹车结构稳定装置整体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1)、底座(2)、斜坡(21)以及伸缩机构(3),所述顶棚(1)与所述底座(2)通过伸缩柱(13)连接,所述顶棚(1)与所述底座(2)之间设有所述伸缩机构(3),所述底座(2)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斜坡(21),所述斜坡(21)的一侧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所述斜坡(21)的另一侧与所述伸缩机构(3)铰接,所述顶棚(1)与所述伸缩机构(3)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2)的底面对称分布多个脚轮(22),所述脚轮(22)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脚轮(22)自带刹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的两侧设有侧边(11),所述侧边(11)设于所述伸缩柱(1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11)远离所述伸缩柱的侧面设有百叶窗(12),所述百叶窗(12)连通所述顶棚(1)的内部与外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内设有射线源(14),所述射线源(14)通过支撑座与所述顶棚(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内设有空调(15),所述空调(15)与所述顶棚(1)内的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以及支架(33),所述支架(33)的底部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伸缩端与所述顶棚(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1)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33)固定连接,伸缩端通过铰链与所述斜坡(2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靠近所述斜坡(21)的一侧设有转轴(211),所述斜坡(21)通过转轴(211)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顶照式车辆X光安检装置,包括顶棚、底座、斜坡以及伸缩机构,顶棚与底座通过伸缩柱连接,顶棚与底座之间设有伸缩机构,底座的两侧均设有斜坡,斜坡的一侧与底座转动连接,斜坡的另一侧与伸缩机构铰接,顶棚与伸缩机构的顶部连接。本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伸缩机构使装置整体进行折叠或者展开的状态,提升了装置整体的可移动性,利于装置进行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艾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08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