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降噪,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耳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具有麦克风(microphone,mic)的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电子设备的外壳包括拾音孔,拾音孔与外壳内的麦克风相连通,声信号通过拾音孔被麦克风拾取。当电子设备在大风、跑步、骑车、行车等有风场景使用时因风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风噪,因而会导致麦克风处产生语音信号干扰。因此,风噪会影响麦克风的拾音性能,进而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相对应的,如何降低或消除风噪、并避免影响麦克风的拾音性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拾音孔附近设置有用于降低风噪的降风噪结构,在降低风噪的同时可以避免影响麦克风的拾音性能。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外壳件和降风噪结构。所述外壳件包括拾音孔,所述拾音孔连通所述外壳件的内部和外部。所述降风噪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并靠近所述拾音孔,所述降风噪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导流部,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沿所述拾音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共同限定出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流流道,每个所述导流流道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拾音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每个所述导流流道靠近所述拾音孔的一端用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经过所述拾音孔的风。
3、气流与电子设备之间由于相对运动会产生气流流动,气流流过电子设备的外形时会形成明显的流动分离现象,从而产生强烈的风噪。由于第一方向为风流动的方向,因而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处于大风、跑步、骑车等有风场景时,气流会沿第一方向先经过拾音孔、再经过导流部。由于每个导流部具有导流作用,因而相邻两个导流部和外壳件的外壁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高能的导流流道,可以给流动分离注入能量并抑制流动分离,从而能够使风的流动更加稳定,以改善现有的流动状态,进而可以降低因流动分离所导致的风噪。因此,通过降风噪结构在源头上进行降噪,可以在2khz以下的人声主要频率范围内降噪,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4、由于风沿第一方向流动、且每个导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因而将导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成与风的流动方向相同,可以使降风噪结构满足不同风向的降噪需求。由于降风噪结构设置于外壳件的外壁并靠近拾音孔,风沿第一方向经过拾音孔后,会自动地经过导流流道、并实现降噪过程,可以在源头上实现被动降噪。由于降风噪结构设置于外壳件的外壁,故而降风噪结构可以与外壳件一体成型,能够降低加工难度。由于降风噪结构设置于外壳件的外壁,对整机架构方案无影响,可以在降风噪的同时不影响麦克风原有的拾音性能。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高度满足沿所述第一方向从该导流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横向截面高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横向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每个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宽度满足沿所述第一方向从该导流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切向截面宽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平行于所述外壳件与所述导流部相连的部分的外壁,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每个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宽度满足沿所述第三方向从该导流部的连接端到自由端逐渐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导流部的连接端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纵向截面宽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纵向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
6、通过使导流部的横向截面高度、纵向截面宽度和切向截面宽度满足相应的规则,可以保证导流流道能够给流动分离注入能量,实现降风噪需求。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包括纵向连接边和两个纵向弧边,具有所述纵向连接边的所述导流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纵向连接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纵向弧边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纵向弧边的另一端相连。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包括横向连接边和横向弧边,具有所述横向连接边的所述导流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横向连接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弧边的两端相连。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两条切向弧边。
8、如此设置,在保证降低风噪的前提下,可以使每个导流部的形状类似于仿生鲨鱼鳍的外形,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导流部对风流动时的扰动,可以避免发生二次流动分离。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接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10、如此设置,可以使降风噪结构设置于壳体件的外壁的平面区域或曲面区域,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外壳件、并可以实现降噪。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件的侧壁还包括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外壳件的内部和外部,其中;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拾音孔的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设置于所述拾音孔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12、如此设置,可以改善风噪对从出音孔发出的声信号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拾音孔设置于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拾音孔之间具有间距。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风噪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导流部,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沿所述拾音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拾音孔设置于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并与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间距。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剩余的所述导流部设置于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之间、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拾音孔间隔设置。
15、导流部的数量越多,对流动的约束和导流作用越强,有助于进一步地提高降风噪效果。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剩余的所述导流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所述剩余的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18、当导流部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相邻两个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可以使降风噪效果更佳。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剩余的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w1满足:0<w1<dmin,所述dmin为dx和dy中的最小值,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拾音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相对的长度w2满足:0<w2<dx,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以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对称轴镜像对称,所述对称轴位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中间处。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23、当每个导流部与拾音孔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时,可以使降风噪效果更佳。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h满足:0<h<dmin,所述dmin为dx和dy中的最小值,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dx+dy)/2<l<(dx+dy)3/2。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t满足:0<t<(dx+dy)/4。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大高度s满足:(dx+dy)/4<l<(dx+dy)/2。其中,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导流部与拾音孔的间距w1、w2和h,以及导流部的长度l、最大宽度t和最大高度s,可以保证每个导流部发挥导流作用,进而可以实现降风噪需求。
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1mm<l<3mm。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t满足:0<t<0.5mm。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第三方向上的最大高度s满足:0.5mm<s<1mm。
28、将每个导流部的长度、最大宽度和最大高度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可以在保证降风噪的前提下,避免导流部的体积过大而影响整机外形。
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l与最大宽度t满足:l/t>2。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l与最大高度s满足:1<l/s<6。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最大高度s和最大宽度t满足:s/t>1。
30、通过控制每个导流部的长宽比、高宽比和长高比,在保证每个导流部发挥导流作用的前提下,可以避免导流部的体积过大而影响整机外形。
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腰形孔。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耳机。
33、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壳体,其包括外壳件和降风噪结构。所述外壳件包括拾音孔,所述拾音孔连通所述外壳件的内部和外部。所述降风噪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并靠近所述拾音孔,所述降风噪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导流部,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沿所述拾音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共同限定出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流流道,每个所述导流流道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拾音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每个所述导流流道靠近所述拾音孔的一端用于接收沿所述第一方向经过所述拾音孔的风。
3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高度满足沿所述第一方向从该导流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横向截面高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在第三方向上的高度,所述横向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每个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宽度满足沿所述第一方向从该导流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切向截面宽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平行于所述外壳件与所述导流部相连的部分的外壁,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每个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宽度满足沿所述第三方向从该导流部的连接端到自由端逐渐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导流部的连接端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纵向截面宽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纵向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包括纵向连接边和两个纵向弧边,具有所述纵向连接边的所述导流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纵向连接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纵向弧边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纵向弧边的另一端相连。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包括横向连接边和横向弧边,具有所述横向连接边的所述导流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横向连接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弧边的两端相连。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切向截面包括首尾相连的两条切向弧边。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接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3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件的侧壁还包括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外壳件的内部和外部,其中;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拾音孔的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设置于所述拾音孔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拾音孔设置于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拾音孔之间具有间距。
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风噪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导流部,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沿所述拾音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拾音孔设置于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并与该两个导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剩余的所述导流部设置于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之间、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拾音孔间隔设置。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剩余的所述导流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所述剩余的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剩余的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w1满足:0<w1<dmin,所述dmin为dx和dy中的最小值,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拾音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相对的长度w2满足:0<w2<dx,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以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对称轴镜像对称,所述对称轴位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中间处。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h满足:0<h<dmin,所述dmin为dx和dy中的最小值,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4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dx+dy)/2<l<(dx+dy)3/2。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t满足:0<t<(dx+dy)/4。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大高度s满足:(dx+dy)/4<l<(dx+dy)/2。其中,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4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1mm<l<3mm。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宽度t满足:0<t<0.5mm。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最大高度s满足:0.5mm<s<1mm。
4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l与最大宽度t满足:l/t>2。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l与最大高度s满足:1<l/s<6。或者,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最大高度s和最大宽度t满足:s/t>1。
5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拾音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腰形孔。
51、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件和降风噪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高度满足沿所述第一方向从该导流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则;其中,所述横向截面高度指的是所述导流部的横向截面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横向截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部的纵向截面包括纵向连接边和两个纵向弧边,具有所述纵向连接边的所述导流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所述纵向连接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纵向弧边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纵向弧边的另一端相连;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外壳件的外壁相连接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件的侧壁还包括出音孔,所述出音孔连通所述外壳件的内部和外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拾音孔设置于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拾音孔之间具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风噪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导流部,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沿所述拾音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三个导流部中剩余的所述导流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所述剩余的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的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w1满足:0<w1<dmin,所述dmin为dx和dy中的最小值,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拾音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相对的长度w2满足:0<w2<dx,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以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对称轴镜像对称,所述对称轴位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中间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导流部的其中两个所述导流部之间时,所述其中两个导流部中的每个所述导流部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h满足:0<h<dmin,所述dmin为dx和dy中的最小值,所述dx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dy为所述拾音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dx+dy)/2<l<(dx+dy)3/2;或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1mm<l<3mm;或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部的长度l与最大宽度t满足:l/t>2;或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腰形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