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6天前  8


本发明涉及具有由2张板材构成的热交换单元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1、热交换器通过多个热交换单元配置为层状而构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关于这样的热交换器的技术。

2、日本特许第7018814号公报所公开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单元。各个热交换单元由2张板材重合而构成,具有供水在内部流动的流路。

3、详细而言,热交换单元具有:多个热交换部,该多个热交换部在燃烧气体与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该燃烧气体在该多个热交换部的周围流动,该水在该多个热交换部的内部流动;分支部(单元端部),其与各个热交换部的入口连通,能够供水向各个热交换部的入口分支;以及合流部(单元端部),其与各个热交换部的出口连通,能够供通过了热交换部的第2流体合流。各个热交换部呈直线状的筒状,沿热交换单元的宽度方向排列。

4、相邻的热交换部彼此之间的部位接合,从而强度较高。另一方面,分支部(单元端部)需要与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热交换部的入口连通,因此分支部的内部的空间成为规定的宽度的空间。在这样的较大的空间中填充有水的情况下,会施加有沿扩大2张板材的间隔的方向的力,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端部的耐压强度较高的热交换单元的热交换器。

2、第1方式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由多个热交换单元配置为层状而构成,所述热交换单元由第1板材和第2板材重合而构成,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部,该多个热交换部在第1流体与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该第1流体在该多个热交换部的周围流动,该第2流体在该多个热交换部的内部流动;以及单元端部,其与各个所述热交换部的入口连通,能够供所述第2流体向各个所述热交换部的所述入口分支,或者与各个所述热交换部的出口连通,能够供通过了所述热交换部的所述出口的所述第2流体合流,其中,所述单元端部具有:底部,其形成于所述第1板材;以及顶板部,其形成于所述第2板材,与所述底部隔开间隔而设置,在所述单元端部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以不扩大所述间隔的方式与所述底部和所述顶板部接合而能够加强所述单元端部。

3、在第2方式中,优选为,在第1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加强部具有:顶板部侧部件,其位于所述顶板部这一侧;以及底部侧部件,其位于所述底部这一侧,所述顶板部侧部件具有:上接合部,其与所述顶板部接合;以及上壁部,其从所述上接合部朝向所述底部延伸,所述顶板部侧部件的所述上壁部与所述底部侧部件重合而接合。

4、在第3方式中,优选为,在第2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底部侧部件具有:下接合部,其与所述底部接合;多个第1断续壁部,该多个第1断续壁部从所述下接合部朝向所述顶板部这一侧延伸,并且沿着多个所述热交换部排列的方向断续地设置;以及多个第2断续壁部,该多个第2断续壁部从所述下接合部朝向所述顶板部这一侧延伸,并且沿着多个所述热交换部排列的方向断续地设置,所述第1断续壁部和所述第2断续壁部交替排列,所述第1断续壁部与所述上壁部的一个面接合,所述第2断续壁部与所述上壁部的另一个面接合。

5、在第4方式中,优选为,在第3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第1断续壁部以随着朝向所述第1断续壁部的前端而远离所述上壁部的方式弯曲,所述第2断续壁部以随着朝向所述第2断续壁部的前端而远离所述上壁部的方式弯曲。

6、在第5方式中,优选为,在第2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该热交换器具有位于所述底部这一侧的第2底部侧部件,所述底部侧部件具有:第1下接合部,其与所述底部接合;以及第1下壁部,其从所述第1下接合部朝向所述顶板部这一侧延伸,所述第2底部侧部件具有:第2下接合部,其与所述第1下接合部接合;以及第2下壁部,其从所述第2下接合部朝向所述顶板部这一侧延伸,所述第1下壁部与所述上壁部的一个面接合,所述第2下壁部与所述上壁部的另一个面接合。

7、在第6方式中,优选为,在第5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第1下壁部以随着朝向所述第1下壁部的前端而远离所述上壁部的方式弯曲,所述第2下壁部以随着朝向所述第2下壁部的前端而远离所述上壁部的方式弯曲。

8、在第7方式中,优选为,在第2方式至第6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顶板部侧部件的所述上壁部具有能够供所述第2流体通过的通过部。

9、在第8方式中,优选为,在第1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加强部由下接合部、上接合部以及中间壁部成为一体而构成,该下接合部与所述底部接合,该上接合部与所述顶板部接合,该中间壁部形成在从所述下接合部到所述上接合部的范围内。

10、在第9方式中,优选为,在第8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中间壁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延伸。

11、在第10方式中,优选为,在第8方式或第9方式所述的热交换器中,所述中间壁部具有能够供所述第2流体通过的通过部。

12、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端部的耐压强度较高的热交换单元的热交换器。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器,其由多个热交换单元配置为层状而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单元的端部具有:底部,其形成于第1板材;以及顶板部,其形成于第2板材,与底部隔开间隔而设置。在热交换单元的端部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以不扩大间隔的方式与底部和顶板部接合而能够加强端部。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梢,近藤稔广,野田亮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丰技研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