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

xiaoxiao8天前  9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


背景技术:

1、我国柑橘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在10~12月份,以鲜销为主。为满足消费者常年供应的需求,旺季时大量柑橘用于贮藏。柑橘果实组织柔嫩多汁且富含糖分,在采摘、贮藏、运输环节中易发生机械损伤,造成多种侵染性病害,易出现烂果现象,腐烂率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高达60%以上,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柑橘果实采收后,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其中最常见的是青霉病和绿霉病,约占腐烂率的40%。比如:新余蜜橘属于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此时我省气候多处于高温季节,蜜桔呼吸十分旺盛,再加上新余蜜橘本身果皮薄脆、易碰伤,致使新余蜜橘果实不耐贮藏、易造成烂果现象,严重影响了新余蜜橘果实的商品价值,极大地制约其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新余蜜橘果实的采后贮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如:赣南是我国著名的脐橙生产基地,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的脐橙产区,被冠以“中国脐橙之乡”的称号。赣南地区柑橘成熟期主要集中在9-11月,集中了全部产量的93.5%,新鲜脐橙集中上市,造成市场供大于求,而目前用于脐橙贮运保鲜的技术不够先进,每年在贮运过程中因腐烂而带来的损失高达25-30%。

2、柑橘果实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主要有2大类,一类为生理性病害,如褐斑病、枯水病、水肿病等;另一类为侵染性病害,常见有青绿病、黑腐病、酸腐病等。意大利青霉(p.itallicum)引起的青霉病和指状青霉(p.digitatum)引起的绿霉病是柑橘贮运期间最严重的病害,约占果腐损失的40%。两种病害的发病过程和病状都很相似,两种病原菌产生的孢子可通过伤口、裂口或果蒂侵入果实,可分泌多种水解酶,破坏细胞中胶层,使果皮软腐,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病部最初为白色菌丝,后很快转为青绿色粉状霉层,1-2周的时间,果实全部腐烂。目前国内外应用于柑橘保鲜的措施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保鲜措施三大类。化学措施将化学药剂以喷洒、浸泡或熏蒸等方式处理柑橘果实,或将药剂置于柑橘贮存环境中,以杀菌防腐、降低代谢、延长贮存期为目的的一种保鲜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优点,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是目前柑橘生产中最主要的防腐保鲜措施。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病效果;且化学药剂直接作用于果实的表面,对果实的食用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危害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我国柑橘的质量安全、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农药残留超标率高。另一种物理保鲜措施通过控制贮存环境中的温度、o2与co2比例以及压力等条件,或采用电场、磁场、辐射等手段处理果实,以调节新陈代谢、杀灭柑橘表面及内生微生物、延缓衰老。物理保鲜方法环保高效,但需要专业的厂房和设备,能耗高,短期内在我国难以广泛推广。生物防治是将具有杀菌功能的微生物菌株或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喷洒、浸泡等方式处理采后的果蔬,达到预防病害、延长保质期目的的一种保鲜方法。生物抑菌防病高效、无毒,且成本低廉,作为一种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新方法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生物防治没有化学防腐保鲜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并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必将成为柑橘保鲜的重要发展方向并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保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以解决柑橘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是通过发酵生产实现的。

2、本发明采用的微生物菌种,选用自主诱变获得的菌株bp39,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来源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分别为cctcc m 2013163。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4、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采用菌株bp39经常规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或纯化后的寡肽类物质。

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获得固体产品,优选冷冻干燥进行。

6、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可以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

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可以与多菌灵等抑菌类物质进行混合使用。

8、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的分离纯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9、(1)菌株bp39发酵: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26~30℃,培养2~3天,结束发酵;

10、(2)发酵液预处理:取发酵液在5000r/min离心10~30min,弃沉淀取发酵液上清备用;

11、(3)大孔树脂吸附:对发酵液上清用大孔树脂,摇床100-160rpm,动态吸附12h,取出树脂,上柱,用0.01%hcl洗脱,收集洗脱液,用0.1mol/l naoh溶液调节收集液酸碱度至ph7。旋转蒸发仪浓缩。

12、(4)反相硅胶柱分离:将上述浓缩液至c18反相柱中梯度洗脱分离。洗脱条件为5%甲醇至100%甲醇,收集甲醇浓度为5-40%的洗脱液。

13、(5)精制:将上述(4)洗脱液加入葡聚糖柱,洗脱条件为10%甲醇,洗脱一个柱体积后开始收集,收集9-20管(2ml/管),减压浓缩至固体。

1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3)所述大孔树脂可以选用d101、nka、x-5等树脂。

1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5)所述葡聚糖柱可以选用lh-20、g50等。

16、技术效果

17、1、菌株bp39产生的活性物质为极性化合物,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特性,且易溶于水,因此可生产各种剂型生物保鲜剂,且施用后易于清洗,无残留。

18、2、发酵液经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血常规检测以及主要脏器检测,均表明发酵液安全无毒,具备作为果蔬生物保鲜剂的开发前景。

19、3、首次利用rna-seq方法分析比较菌株bp39转录组,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



技术特征:

1.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采用菌株bp39经常规发酵获得的发酵液或纯化后的寡肽类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获得固体产品,优选冷冻干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可以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可以与多菌灵等抑菌类物质进行混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经菌株BP39发酵、发酵液预处理、大孔树脂吸附、反相硅胶柱分离、精制等步骤,制备获得寡肽类生物保鲜剂产品。该产品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特性,且易溶于水,因此可生产各种剂型生物保鲜剂,且施用后易于清洗,无残留;发酵液经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血常规检测以及主要脏器检测,均表明发酵液安全无毒,具备作为果蔬生物保鲜剂的开发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玉,陈金印,周福,张斌,丁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