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防汛闸门,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渠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其中防汛闸门是水利工程中,用来阻断洪水的主要防汛泄洪设备,防汛闸门一般是由闸框和闸门板组成,闸门板通过自身的重力与闸框合闸,来实现止水工作。
2、防汛水渠的流水内会混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水草等污染物,水内会混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水草等污染物吸附在闸口,部分异物会随水流进入到闸框与闸门板之间的缝隙内,会影响闸门的开闭工作,部分闸门会使用过滤板过滤异物,但开闸时部分污染物还会越过闸门板掉落到闸门板的另一侧,不方便对异物进行清理和收集,会造成环境污染,且被过滤板拦截的垃圾、水草等异物,其中一部分异物附着于过滤板上,会降低过滤板的过流能力。
3、目前的闸门在合闸后,水直接与闸门板接触,并对闸门板进行冲击,在对闸门造成一定的挤压力,在防汛过程中,目前的防汛闸门只是通过闸门板对水流进行隔挡,无法对水冲击力进行更好地进行抵挡,单个闸门可能在长时间在水的冲击后,闸门和周边连接处出现连接不固定现象,从而可能导致防汛过程中出现水泄漏,影响防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包括混凝土层和固定于其内部的固定板,还包括:开设于固定板内部的安装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阀件,所述旋转阀件的底部贯穿固定板的顶部并转动连接有闸门板,所述闸门板两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联动机构;
3、固定于固定板一侧表面下方通槽内部的过滤网,所述固定板一侧表面的中间开设有滑槽,所述联动机构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刮板,所述闸门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表面通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块。
4、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于安装槽内壁四角的大轮盘及滑动于其内部的长连接绳,还包括固定于下方大轮盘一侧的小轮盘及滑动于其内部的短连接绳。
5、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开设用于闸门板一侧表面中间的收纳槽及铰接于其内壁顶部的支撑板,还包括转动于支撑板底部的滚轮及固定于固定板另一侧表面下方的定位板。
6、优选的,所述闸门板的面积大于固定板两侧表面下方通槽的面积,且闸门板与安装槽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楔形块为一侧倾斜设置,且楔形块位于固定板另一侧通槽的下方。
8、优选的,所述大轮盘的数量为四个,且上下两处两两一组配合使用,分别设置于闸门板的两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对水渠内部流动的垃圾、水草等异物进行拦截,在进行防汛时,通过转动旋转阀件控制闸门板向下移动,移动的同时通过固定块与联动机构配合带动连接杆和清洁刮板向一侧移动将过滤网表面附着的异物刮除至过滤网的一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同时避免异物影响过滤网的过流能力,在闸门板向下移动的同时通过支撑机构与楔形块配合对闸门板进行支撑,提升闸门板对水流的抵挡效果,解决了目前的防汛闸门在使用时,不方便清理异物,且防汛效果较差的问题。
1.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包括混凝土层(1)和固定于其内部的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7)包括转动于安装槽(3)内壁四角的大轮盘(71)及滑动于其内部的长连接绳(72),还包括固定于下方大轮盘(71)一侧的小轮盘(73)及滑动于其内部的短连接绳(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2)包括开设用于闸门板(5)一侧表面中间的收纳槽(121)及铰接于其内壁顶部的支撑板(122),还包括转动于支撑板(122)底部的滚轮(123)及固定于固定板(2)另一侧表面下方的定位板(1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板(5)的面积大于固定板(2)两侧表面下方通槽的面积,且闸门板(5)与安装槽(3)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13)为一侧倾斜设置,且楔形块(13)位于固定板(2)另一侧通槽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轮盘(71)的数量为四个,且上下两处两两一组配合使用,分别设置于闸门板(5)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