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31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防护支架用于将施工区域与外界隔开,以防止施工过程中非建筑工人闯入,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保证过往人员和车辆的安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安全事故。

2、根据公告号cn215331898u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向上拉动l型插杆,l型插杆逐渐向上移动脱离与卡槽的卡接状态,同时固定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同时与固定块固接的弹簧受力压缩,然后将与防护框固接的卡接杆插进卡槽内部,当插接完毕后,松开l型插杆,弹簧的挤压力消失,弹簧复位带动另一侧固接的l型插杆与卡接杆相卡接,保证了防护框的稳定性,实现了便于拆装的功能;当需要进行短距离移动时,再次拆装增加了工作量,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带动与其固接的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底部固接的螺纹杆转动,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移动板在第二滑槽内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底部对称固定连接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带动底部固接的行进轮向下移动,直到行进轮与地面接触将u型固定杆撑起,便于对防护装置进行短距离的移动,体现了结构的合理性。

3、通过上述u型固定杆和行进轮的共同配合能够实现装置的位移和固定,但在装置位移到工作场所后,通过u型固定杆和地面接触从而将装置固定时稳定性较差,当受到碰撞时容易产生松动,从而降低了装置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连接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部,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

3、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杆从滑动槽的导向槽中移出,使得滑动杆带动转动板在滑动槽的凹槽中滑动,固定板随着转动板的移动而下移,固定板的底端和地面接触,并通过螺柱穿过安装孔,从而将装置与地面的位置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分布在固定板的四角。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槽由导向槽和凹槽组成,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和通孔的内壁接触。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底端,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安装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安装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杆插入到连接块中,即可将多个安装架连接,提高了装置尺寸控制的便捷性。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组件由挡板、转轴和滚轮组成,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u型。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内壁,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插接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外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带。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外框两侧的插接块插入到安装板中,并使得安装板和插接块的通槽对准,将插销插入到安装板和插接块的通槽中,即可将安装架和防护外框的位置固定,提高了防护外框安装的便捷性。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和插接块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插销贯穿安装板和插接块并延伸至安装板外部,所述照明灯带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具体的将滑动杆从滑动槽的导向槽中移出,使得滑动杆带动转动板在滑动槽的凹槽中滑动,固定板随着转动板的移动而下移,转动固定板,使得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将固定板的底端和地面接触,并通过螺柱穿过安装孔,从而将装置与地面的位置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销,具体的将防护外框两侧的插接块插入到安装板中,并使得安装板和插接块的通槽对准,将插销插入到安装板和插接块的通槽中,即可将安装架和防护外框的位置固定,当光照较低时,通过蓄电池对照明灯带供电,即可使装置在夜间也可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连接机构(2)和防护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部,所述防护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08)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108)分布在固定板(107)的四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02)由导向槽和凹槽组成,所述固定块(106)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轴(105)的表面和通孔的内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移动组件(201),所述移动组件(20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01)的底端,所述安装架(1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02),所述安装架(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安装架(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04),所述安装块(204)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01)由挡板、转轴和滚轮组成,所述连接杆(205)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205)的形状为u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安装板(301),所述安装板(30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01)的内壁,所述安装板(301)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插接块(302),所述插接块(302)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插销(303),所述插接块(302)远离安装板(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框(304),所述防护外框(3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杆(305),所述防护外框(30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带(30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01)和插接块(30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插销(303)贯穿安装板(301)和插接块(302)并延伸至安装板(301)外部,所述照明灯带(306)和蓄电池(20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连接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部,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将滑动杆从滑动槽的导向槽中移出,滑动杆带动转动板在滑动槽的凹槽中滑动,固定板随着转动板的移动而下移,转动固定板,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将固定板的底端和地面接触,并通过螺柱穿过安装孔,从而将装置与地面的位置固定,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太生,吕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中盛铭志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