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24


本技术涉及船舶加工制造,具体是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船厂在加工船体外板时,单向曲度的外板通常使用三芯辊或油压机弯曲成型,而双向曲度的外板必须在单向压弯基础上再进行水火工艺从而实现双向曲度的加工,其生产效率低、精度差,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缓慢制作完成,其生产方式落后,需要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加工精度。

2、经过检索,公开号为cn10623852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用滚床,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形成有供外板穿过的空间,所述下压辊具有内凹陷弧面,所述上压辊具有外凸形弧面与下压辊相配合,所述上压辊连接有用于调节上压辊朝向下压辊施加作用力的调节装置,所述下压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下压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用滚床对外板施加弯曲作用力,直接冷弯成型,成型质量好,效率高,并且不需要再次进行水火工艺。

3、上述方案中虽然可以实现船板的冷弯成型,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通过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形成有供外板穿过的空间,所述下压辊具有内凹陷弧面,所述上压辊具有外凸形弧面与下压辊相配合,所述上压辊连接有用于调节上压辊朝向下压辊施加作用力的调节装置,但是该船体外板成型用滚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产生多大的间距,需要转动调节装置内的丝杆带动第二支杆上下移动,第二支杆上下移动带动上压辊上下移动,调节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距离,由于在滚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振动,振动会导致丝杆产生自转,改变上压辊与下压辊设定好的间距,导致船体外板成型用滚床在加工多张船体外板后尺寸产生误差,致使船体外板达不到加工精度。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包括底板、龙门架、上压辊、下压辊和丝杆,所述龙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的内壁与丝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盘一,所述上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盘二,所述卡盘二的外表面与卡盘一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丝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套的内壁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与下压辊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下压辊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

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皮带轮二外部套接有传输带,且皮带轮一、皮带轮二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龙门架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与上压辊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的内侧与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形成的空间供船体外板穿过,所述下压辊具有凹陷的弧面,所述上压辊具有外凸的弧面,且下压辊凹陷的弧面与上压辊外凸的弧面相适配。

10、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与上支撑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位于滑套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盘一、卡盘二和弹簧之间配合,在转动丝杆时可以带动卡盘一同时转动,卡盘一推动卡盘二向上移动,在停止转动丝杆后,弹簧可以推动滑套向下移动,滑套推动卡盘二向下移动,经过卡盘一和卡盘二之间的错位配合限制卡盘一转动,间接的限制丝杆转动,在丝杆没有外力的驱动下使丝杆不能转动,保持丝杆的稳定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龙门架和支撑管之间的配合,在船体外板穿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时,船体外板会对上压辊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通过龙门架对支撑管的支撑,支撑管可以更稳定的对支撑块进行支撑,增加上压辊在对船体外板施压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龙门架(2)、上压辊(3)、下压辊(4)和丝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架(6),所述上支撑架(6)的内壁与丝杆(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盘一(7),所述上支撑架(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的外表面与套筒(8)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盘二(11),所述卡盘二(11)的外表面与卡盘一(7)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丝杆(5)的外部套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与套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与滑套(9)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内壁与下压辊(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下压辊(4)位于底座(13)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16),所述皮带轮一(14)、皮带轮二(16)外部套接有传输带(17),且皮带轮一(14)、皮带轮二(16)通过传输带(1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2)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架(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管(18),所述支撑管(1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块(19),所述支撑块(19)的内侧与上压辊(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20),所述下支撑架(20)的内侧与丝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3)与下压辊(4)形成的空间供船体外板穿过,所述下压辊(4)具有凹陷的弧面,所述上压辊(3)具有外凸的弧面,且下压辊(4)凹陷的弧面与上压辊(3)外凸的弧面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1),所述定位块(21)的外表面与上支撑架(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5)位于滑套(9)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体外板成型装置,涉及船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龙门架、上压辊、下压辊和丝杆,所述龙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架,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盘一,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卡盘二的外表面与卡盘一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丝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通过卡盘一、卡盘二和弹簧之间配合,在转动丝杆时可以带动卡盘一同时转动,卡盘一推动卡盘二向上移动,在停止转动丝杆后,弹簧可以推动滑套向下移动,滑套推动卡盘二向下移动,经过卡盘一和卡盘二之间的错位配合限制卡盘一转动,间接的限制丝杆转动,在丝杆没有外力的驱动下使丝杆不能转动,保持丝杆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鹏,邹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海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6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