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天前  3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架,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


背景技术:

1、建筑工地为正在搞建筑建设的场地,建筑工地一般会有一个范围,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闲杂人群的靠近而发生危险,一般会在施工场地上设置防护架,防止闲杂人群进入工地。

2、目前的防护架拆卸不便,每次布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在较软的泥地中防护固定的效果不佳,容易倾倒,影响阻拦效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防护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竖向杆、横向杆、连接件及防护杆,横向杆上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横向槽,防护杆两端设置有与横向槽形状相适配的横向块,防护杆设置于两个横向槽之间并由横向槽横向块构成固定,横向杆两端设置有横向螺纹部,竖向杆两端设置有竖向螺纹部,连接件螺纹连接于横向螺纹部及竖向螺纹部并构成竖向杆与横向杆的固定,竖向螺纹部相对竖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块,底座上设置有与插块形状相适配的插槽,插块与插槽构成竖向杆与底座的固定,底座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锥脚,竖向杆两端的竖向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防护架进行装配时,先将多个防护杆一端的横向块分别插入位于底部的横向杆,而后将两个连接件与位于底部横向杆的两端进行连接,将再两个连接件与位于顶部横向杆的两端进行连接,而后将两个竖向杆分别对准四个连接件,且横向块对准位于顶部横向杆的横向槽,转动两个竖向杆,使得竖向杆的两端同时与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直至插块进入插槽中,竖向杆与横向杆都被固定在底座中,而当面对较软的泥地时,将锥脚安装于底座上,再将锥脚插入泥地中,完成防护架的使用,防护杆安装在连接部上时采用插接配合,无需使用螺纹部件进行固定,而是通过与防护杆平行的竖向杆进行固定,且竖向杆转动,同时完成两个连接件的固定。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件呈倒置t型,连接件具有横向部与竖向部,竖向部上设置有与竖向螺纹部螺纹配合的竖向通孔,横向部上设置有与横向螺纹部螺纹配合的横向孔。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呈工型,底座包括主体杆及位于主体杆两端并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延伸部,锥脚顶部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上设置有固定孔,延伸部上设置有与固定孔配合的配合孔,固定孔与配合孔通过螺栓螺母构成锥脚与底座可拆卸的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锥脚时,将延伸块上的固定孔对准配合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完成固定,方便使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螺纹件,延伸部设置有与螺纹件螺纹配合的主孔,锥脚设置有与主孔相对的内腔,锥脚侧部设置有多个联通孔且联通孔延伸至与内腔联通,内腔内设置有横向移动的横向板且螺纹件的竖向移动构成横向板的横向移动,横向板上设置有与联通孔相对的横向件,横向件具有部分位于锥脚外的阻挡位置,所述的横向板包括左横向板及右横向板,左横向板及右横向板顶部分别设置有左斜部及右斜部,左斜部与右斜部构成v型槽,螺纹件底部设置有与v型槽形状相适配的v型块,v型块与v型槽构成螺纹件对左横向板及右横向板的横向驱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锥脚插入泥地后,将螺纹件旋入主孔中,使得螺纹件上的v型块进入v型槽中,随着v型块的进一步下移,使得左横板与右横向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位于左横板及右横向上的横向件部分伸出锥脚外,横向进入泥地中,固定效果更好。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左横向板与内腔内壁之间、右横向板与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驱动左横向板及右横向板相互靠近的复位弹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底座时,反向转动螺纹件,使得螺纹件从主孔中移出,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左横向板与右横向板相互靠近,此时横向件缩回锥脚中,方便使用者将锥脚拔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向杆(2)、横向杆(3)、连接件(4)及防护杆(5),横向杆(3)上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连接部(31),连接部(31)上设置有多个横向槽(32),防护杆(5)两端设置有与横向槽(32)形状相适配的横向块(51),防护杆(5)设置于两个横向槽(32)之间并由横向槽(32)横向块(51)构成固定,横向杆(3)两端设置有横向螺纹部(33),竖向杆(2)两端设置有竖向螺纹部(21),连接件(4)螺纹连接于横向螺纹部(33)及竖向螺纹部(21)并构成竖向杆(2)与横向杆(3)的固定,竖向螺纹部(21)相对竖向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块(22),底座(1)上设置有与插块(22)形状相适配的插槽(11),插块(22)与插槽(11)构成竖向杆(2)与底座(1)的固定,底座(1)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锥脚(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4)呈倒置t型,连接件(4)具有横向部(41)与竖向部(42),竖向部(42)上设置有与竖向螺纹部(21)螺纹配合的竖向通孔(421),横向部(41)上设置有与横向螺纹部(33)螺纹配合的横向孔(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呈工型,底座(1)包括主体杆(12)及位于主体杆(12)两端并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延伸部(13),锥脚(6)顶部设置有延伸块(61),延伸块(61)上设置有固定孔(62),延伸部(13)上设置有与固定孔(62)配合的配合孔(14),固定孔(62)与配合孔(14)通过螺栓螺母构成锥脚(6)与底座(1)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件(7),延伸部(13)设置有与螺纹件(7)螺纹配合的主孔(72),锥脚(6)设置有与主孔(72)相对的内腔(60),锥脚(6)侧部设置有多个联通孔(63)且联通孔(63)延伸至与内腔(60)联通,内腔(60)内设置有横向移动的横向板(64)且螺纹件(7)的竖向移动构成横向板(64)的横向移动,横向板(64)上设置有与联通孔(63)相对的横向件(65),横向件(65)具有部分位于锥脚(6)外的阻挡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板(64)包括左横向板(642)及右横向板(641),左横向板(642)及右横向板(641)顶部分别设置有左斜部(644)及右斜部(643),左斜部(644)与右斜部(643)构成v型槽(66),螺纹件(7)底部设置有与v型槽(66)形状相适配的v型块(71),v型块(71)与v型槽(66)构成螺纹件(7)对左横向板(642)及右横向板(641)的横向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横向板(642)与内腔(60)内壁之间、右横向板(641)与内腔(60)内壁之间设置有驱动左横向板(642)及右横向板(641)相互靠近的复位弹簧(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架,包括底座、竖向杆、横向杆、连接件及防护杆,横向杆上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横向部,横向部上设置有多个横向槽,防护杆两端设置有与横向槽形状相适配的横向块,防护杆设置于两个横向槽之间并由横向槽横向块构成固定,横向杆两端设置有横向螺纹部,竖向杆两端设置有竖向螺纹部,连接件螺纹连接于横向螺纹部及竖向螺纹部并构成竖向杆与横向杆的固定,竖向螺纹部相对竖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块,底座上设置有与插块形状相适配的插槽,插块与插槽构成竖向杆与底座的固定,底座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锥脚。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且在泥地不易移动的建筑施工用防护架。

技术研发人员:蔡蔚蔚,阙瑞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