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天前  3


本技术涉及安全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网络成为电力企业的新趋势,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功能已日趋完善,包括综合工作票系统、缺陷管理、隐患排查、运行日志记录、班组培训记录、人员考勤管理、培训考试等功能,但是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

2、现有技术中,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缺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准确程度的监管,且工作风险管控的实时性较差,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电厂生产运营过程的管理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根据便携终端向合适的工作人员发送工作关键因素,并根据便携终端获取工作人员的实时定位信息,确定实时移动轨迹和实时工作区域,结合精准定位、移动轨迹、工作风险系数感知等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现场环境中辨别工作人员是否在工作区域按照工作内容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的准确性,根据工作风险系数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存在安全隐患通过便携终端(如安全帽适配耳机)定向播报语音提醒,如提醒无效,智能终端向周边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发出预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

3、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工作清单匹配工作设备和工作人员,并向工作人员发送工作关键因素,所述工作关键因素包括工作设备状态、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风险;

4、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便携终端接收所述工作关键因素并进行工作,获取工作人员的实时定位信息,根据实时定位信息确定当前工作人员的实时移动轨迹和实时工作区域;

5、评价模块,用于对实时移动轨迹和实时工作区域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准确量值和工作风险系数,根据工作准确量值和工作风险系数生成当前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值,根据工作评价值设定当前工作人员的管理策略。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预设工作清单匹配工作设备和工作人员,包括:

7、根据预设工作清单确定工作领域,筛选出对应工作领域中的工作设备和可选工作人员;

8、获取可选工作人员在当前工作领域的历史工作参数,根据历史工作参数生成对应工作设备的熟练程度,并得到熟练量值;

9、提取熟练量值大于预设熟练量值阈值的可选工作人员的休假时间,根据休假时间确定对应可选工作人员的疲劳程度,并得到疲劳量值;

10、根据疲劳量值大于预设疲劳量值阈值的可选工作人员设定为最终的工作人员。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实时定位信息确定当前工作人员的实时移动轨迹和工作区域,包括:

12、根据所述工作关键因素中的工作内容截取需应用的地图,并获取地图信息,根据地图信息生成工作参考地图;

13、获取工作人员的实时定位信息,根据实时定位信息对工作人员配置定位坐标,并按照实时定位信息的获取时间节点,对定位坐标进行有序连接,生成工作人员的实时移动轨迹;

14、根据工作参考地图中重要工作设备的位置信息设定轨迹校准点,根据轨迹校准点处的实时移动轨迹的定位坐标和当前定位坐标的获取时间节点的重要工作设备的设备状态,生成当前实时移动轨迹的可信度;

15、若可信度大于预设可信度阈值,则根据实时移动轨迹和工作参考地图确定实时工作区域;

16、若可信度不大于预设可信度阈值,则对轨迹校准点处的定位坐标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定位坐标重新进行有序连接,得到修正后的实时移动轨迹,根据修正后的实时移动轨迹和工作参考地图确定实时工作区域。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生成当前实时移动轨迹的可信度,包括:

18、根据轨迹校准点处定位坐标的获取时间节点的重要工作设备的设备状态,判断当前重要工作设备是否为人为操作,若是,生成工作人员与当前重要工作设备的最大操作区域;

19、根据最大操作区域与工作参考地图确定当前轨迹校准点处的正常定位坐标区间,将当前轨迹校准点处的正常定位坐标区间与实时移动轨迹中当前轨迹校准点处的定位坐标进行比较;

20、根据比较结果,设定实时移动轨迹中当前定位坐标的第一可信度;

21、根据实时移动轨迹中多个轨迹校准点处定位坐标的第一可信度,生成实时移动轨迹的可信度a;

22、

23、其中,n为轨迹校准点的数量,ai为第i个轨迹校准点处定位坐标的第一可信度,ei为第i个轨迹校准点的权重系数。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工作区域和实时移动轨迹进行分析之前,包括:

25、获取工作内容的工作需求,对所述工作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到多个工作任务以及每个工作任务的任务特征,基于所述任务特征构建任务关系集,其中,所述任务关系集中包括若干工作任务的关联关系,且每个关联关系包含两个工作任务;

26、基于每个关联关系下两个工作任务的执行时间进行关系修正,构建每个工作任务的执行顺序;

27、根据执行顺序确定工作任务所需的多个工作设备以及工作设备之间的运行顺序,基于工作设备之间的运行顺序确定工作人员的正常移动轨迹以及正常工作区域;

28、对正常移动轨迹与实时移动轨迹、正常工作区域与实时工作区域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准确量值。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正常移动轨迹与实时移动轨迹、正常工作区域与实时工作区域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准确量值,包括:

30、将正常移动轨迹和实时移动轨迹映射到工作参考地图上,获取正常移动轨迹的第一转折节点以及相邻第一转折节点间的第一移动面积,并获取实时移动轨迹的第二转折节点以及相邻第二转折节点间的第二移动面积,其中,第一转折节点与第二转折节点一一映射;

31、根据第一转折节点的第一移动面积与映射的第二转折节点的第二移动面积进行作差,得到面积差值,根据多个面积差值生成第一准确量值;

32、根据正常工作区域在工作参考地图上的第一轮廓以及实时工作区域在工作参考地图上的第二轮廓,根据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的偏差程度生成第二准确量值;

33、根据实时移动轨迹确定工作设备之间的实时运行顺序,将实时运行顺序与正常移动轨迹中的工作设备之间的运行顺序进行比较,提取异常顺序;

34、根据历史工作数据库中的历史运行顺序确定当前异常顺序的故障概率;

35、根据故障概率设定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第一准确量值和第二准确量值生成工作准确量值;

36、m=(m1*e1+m2*e2)*f;

37、其中,m为工作准确量值,m1为第一准确量值,e1为第一准确量值对应的权重系数,m2为第二准确量值,e2为第二准确量值的权重系数,f为修正系数。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先设定多个危险点位;

39、将多个危险点位映射到工作参考地图中,并获取每个危险点位与实时移动轨迹中的距离阈值以及距离阈值对应点位的停留时间;

40、根据距离阈值以及对应的停留时间,生成相应危险点位对工作人员的风险系数;

41、根据每个危险点位对应的风险系数生成工作风险系数;

42、

43、其中,h为工作风险系数,u为危险点位的数量,tr为第r个危险点位的风险系数,dr为第r个危险点位的权重系数,r=1,2,…u。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工作准确量值和工作风险系数生成当前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值,包括:

45、所述工作评价值为:

46、l=m*q1+h*q2;

47、其中,l为工作评价值,m为工作准确量值,q1为工作准确量值的权重系数,h为工作风险系数,q2为工作风险系数的权重系数,且q1+q2=1。

48、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评价值设定当前工作人员的管理策略,包括:

49、预先设定工作评价值阈值;

50、当工作评价值小于工作评价值阈值时,对当前工作人员进行重新培训并考试,根据工作准确量值制定培训内容;

51、当工作评价值不小于工作评价值阈值时,不对当前工作人员设定管理策略。

5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53、根据便携终端向合适的工作人员发送工作关键因素,并根据便携终端获取工作人员的实时定位信息,确定实时移动轨迹和实时工作区域,结合精准定位、移动轨迹、工作风险系数感知等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现场环境中辨别工作人员是否在工作区域按照工作内容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的准确性,根据工作风险系数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存在安全隐患通过便携终端(如安全帽适配耳机)定向播报语音提醒,如提醒无效,智能终端向周边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发出预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工作清单匹配工作设备和工作人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实时定位信息确定当前工作人员的实时移动轨迹和工作区域,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成当前实时移动轨迹的可信度,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工作区域和实时移动轨迹进行分析之前,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正常移动轨迹与实时移动轨迹、正常工作区域与实时工作区域进行分析,确定工作准确量值,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准确量值和工作风险系数生成当前工作人员的工作评价值,包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评价值设定当前工作人员的管理策略,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网络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工作清单匹配工作设备和工作人员,并向工作人员发送工作关键因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便携终端接收工作关键因素,根据实时定位信息确定实时移动轨迹和实时工作区域;评价模块,用于确定工作准确量值和工作风险系数生成工作评价值,设定当前工作人员的管理策略;结合精准定位、移动轨迹、工作风险系数感知等系统在现场中辨别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工作内容进行操作,根据工作风险系数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存在安全隐患通过便携终端定向播报语音提醒,如提醒无效,智能终端向周边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发出预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琦,郑轲,郭洪亮,刘峥嵘,刘善宏,牛钢志,刘明,马乐,陈凯龙,陈旭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济宁电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