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河底清淤,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1、河底清淤是指对河道底部沉积的淤泥进行清理,以恢复河道的正常功能和改善水环境,目前河道清淤已经从过去的仅以提高河道防洪,排涝和灌溉能力的传统水利工程目标向生态水利目标拓展,以减少河道内源污染,为河道水质改善提供保障。
2、目前部分清淤装置在使用时,可伸入河底并对河底的淤泥进行清理,但是淤泥在长时间沉积后易出现结块发硬的情况,此时仅靠清淤泵对淤泥进行清理,效果欠佳,即清淤泵难以对其周围结块的淤泥进行清理,工作人员需不断对清淤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此过程较为费时费力,且淤泥中的绳类物以及石块易造成清淤管的堵塞并影响清淤作业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包括安装架,还包括:
3、固定连接于安装架底部的空心筒,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输送机构和辅助转动机构,所述空心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盒,所述空心盒的表面安装有两组搅碎机构,所述空心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架;
4、转动套设于空心筒表面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表面的上方固定套设有齿圈,所述锥形筒表面的下方安装有打散机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淤泵;
5、连通设置于清淤泵吸淤口的清淤管,所述清淤管固定贯穿安装架,所述清淤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清淤罩,所述清淤泵的排淤口连通设置有输泥管,所述空心筒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清淤罩的表面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顶部的第一电机、转动贯穿安装架的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杆底部的绞龙,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转动贯穿空心筒的顶部。
7、优选的,所述搅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空心盒表面的第二电机、与空心盒内壁转动连接的长杆以及固定套设于长杆表面的刀片,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贯穿空心盒并与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打散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锥形筒表面下方的延伸杆、与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环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环底部的弧形板。
9、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呈倾斜设计,所述弧形板底部的高度高于空心盒底部的高度。
10、优选的,所述辅助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顶部的第三电机、转动贯穿安装架的竖向杆以及固定连接于竖向杆底部的齿轮盘,所述竖向杆的顶部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盘与齿圈相啮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齿圈和辅助转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带动锥形筒转动,与此同时打散机构与锥形筒配合使用可对空心盒周围的淤泥进行搅动,以对结块的淤泥打散,且辅助淤泥向空心盒所在位置流动,以提高对淤泥进行清理的效率,此外本装置通过搅碎机构和遮挡架的配合使用不仅可对淤泥中的石块进行阻挡,同时还可对淤泥中的绳类物质进行搅碎,解决了目前部分清淤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对清淤泵周围结块的淤泥进行清理,且淤泥中的绳类物以及石块易造成清淤管堵塞并影响清淤作业整体效率的问题。
1.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顶部的第一电机(31)、转动贯穿安装架(1)的连接杆(32)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2)底部的绞龙(33),所述连接杆(32)的顶部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2)转动贯穿空心筒(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碎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空心盒(4)表面的第二电机(51)、与空心盒(4)内壁转动连接的长杆(52)以及固定套设于长杆(52)表面的刀片(53),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转动贯穿空心盒(4)并与长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锥形筒(6)表面下方的延伸杆(71)、与(71)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环(72)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环(72)底部的弧形板(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73)呈倾斜设计,所述弧形板(73)底部的高度高于空心盒(4)底部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底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动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顶部的第三电机(91)、转动贯穿安装架(1)的竖向杆(92)以及固定连接于竖向杆(92)底部的齿轮盘(93),所述竖向杆(92)的顶部与第三电机(9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盘(93)与齿圈(8)相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