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20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2、在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碾压,对于不同厚度的电池极片进行碾压时需要调节碾压辊之间距离,传统方式对碾压辊调节为手动进行调节,操作的过程中较为不便,无法快速调节碾压辊间距导致电池极片的碾压生产工作效率低,同时碾压过程中受力过大容易影响电池极片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因此提出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碾压辊调节为手动进行调节,操作的过程中较为不便,无法快速调节碾压辊间距导致电池极片的碾压生产工作效率低,同时碾压过程中受力过大容易影响电池极片的质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贯穿滑动连接有多个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多个所述竖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竖板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位于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

3、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紧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表面上贯穿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紧辊,所述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紧辊之间设置有电池极片本体,两个所述通槽的内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阻尼,两个所述阻尼的输出端与滑块的顶部为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阻尼的外部均套设安装有弹簧。

4、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滑块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马达,所述第二电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滑块的表面一侧与第二压紧辊的一端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马达,所述第一电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第一连接座的内部与第一压紧辊的一端为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马达和第二电动马达可驱动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紧辊进行转动,十分便捷。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推板的表面一侧为固定连接,利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便于实现对推板进行推动。

6、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顶部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通槽的内底部为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滑块的表面一侧为固定连接,利用移动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方便滑块移动时保持稳定。

8、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利用支撑板方便平稳放置。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滑动柱、推板和固定块等结构,利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将滑动柱在斜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可对固定块进行升降,方便对安装板下方的第二压紧辊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辊间距进行调节,便于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电池极片本体进行定位,有利于对电池极片本体进行碾压处理,解决以往手动调节不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极片本体碾压生产的工作,实用性更强。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阻尼、弹簧和滑块,利用阻尼和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压紧辊挤压电池级片在受到较大作用力后可进行缓冲,避免用力过大后对电池级片碾压造成损伤,提高了电池级片的质量,实用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包括竖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5),所述竖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内部贯穿滑动连接有多个竖杆(13),多个所述竖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多个所述竖杆(13)远离安装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表面上开设有斜槽(19),所述斜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8),所述滑动柱(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5),所述顶板(7)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竖板(5)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横板(2),且横板(2)位于安装板(4)的下方,所述横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块(21)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马达(22),所述第二电动马达(22)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滑块(21)的表面一侧与第二压紧辊(11)的一端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10)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马达(9),所述第一电动马达(9)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第一连接座(10)的内部与第一压紧辊(8)的一端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0),所述电动推杆(20)的输出端与推板(15)的表面一侧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6)的一端与滑块(21)的顶部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6)远离滑块(21)的一端与通槽(24)的内底部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4)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滑槽(23),两个所述滑槽(2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滑块(21)的表面一侧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电池极片定位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贯穿滑动连接有多个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多个所述竖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滑动柱、推板和固定块等结构,利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将滑动柱在斜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可对固定块进行升降,方便对安装板下方的第二压紧辊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压紧辊和第二压辊间距进行调节,便于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电池极片本体进行定位,有利于对电池极片本体进行碾压处理,解决以往手动调节不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极片本体碾压生产的工作,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王先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天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