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储能系统的应用中,经常会面临进线线路或变压器没有充电空间、放电空间的问题。不同线路或变压器的联络往往需要增加电网高可靠性收费,增加企业的用电成本。在实际中a、b线路的最大功率为8000kw,a线路的实际功率为6000kw,b线路的实际功率为2000kw。在给这两条线路做储能设计时,a线路的储能最大充电功率为2000kw,b线路的储能最大放电功率为2000kw,按照0.5c的系统配置,a线路的储能装机规模为2mw/4mwh,b线路的储能装机规模为2mw/4mwh,整体储能规模只有4mw/8mwh。在现有储能系统中,储能规模相对比较小,并且不同线路之间或者不同变压器之间相互独立,不能互为备用。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都希望能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的两条用电线路的余量和潜力,增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系统,通过将储能系统从传统的交流侧并联汇流改为直流侧并联汇流,使得对锂电池组的预放电、放电控制中不同线路间互为备用,大幅提升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线路端a、母线一、电线路端b和母线二;还包括:
4、开关柜一、变流变压设备一、电池仓、开关柜二和变流变压设备二。
5、电池仓的输出端与变流变压设备一的直流侧连接,变流变压设备一的交流侧经过所述开关柜一后与母线一的输入端连接,母线一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线路端a连接;所述电池仓的输出端还与变流变压设备二的直流侧连接,变流变压设备二的交流侧经过所述开关柜二后与母线二的输入端连接,母线二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线路端b连接;所述母线一的输入端还与负载一连接,所述母线二的输入端还与负载二连接。
6、其中,所述电池仓至少包括电池簇和直流转直流的电压调节装置;任一电池簇的出线端与直流转直流的电压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用于调节平衡直流母线端的电压。
7、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池仓与所述变流变压设备一之间,以及在所述电池仓与变流变压设备二之间还包括母线三;所述母线三用于同时传输电池仓中的电能至所述电线路端a和所述电线路端b。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流变压设备一至少包括变流器一和变压器一;其中,变流器一的直流侧与所述电池仓的输出端经过所述母线三后连接,变流器一的交流侧与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变压器的高压侧与开关柜一的一端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流变压设备二至少包括变流器二和变压器二;其中,变流器二的直流侧与所述电池仓的输出端经过所述母线三后连接,变流器二的交流侧与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变压器的高压侧与开关柜二的一端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开关柜一与所述母线一的输入端之间还连接有预设电缆一;在所述开关柜二与所述母线二的输入端之间还连接有预设电缆二。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2、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或者,当变压器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低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13、母线四、母线五、a变压器、a变流器、b变压器和b变流器。
14、其中,电池仓的输出端与a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a变流器的交流侧与母线四的输入端连接,母线四的输出端与a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仓的输出端还与b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b变流器的交流侧与母线五的输入端连接,母线五的输出端与b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母线四的输入端还与负荷一连接,以及所述母线五的输入端还与负荷二连接。
15、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池仓与所述a变流器之间,以及在所述电池仓与所述b变流器之间还包括母线六;所述母线六用于同时传输电池仓中的电能至所述a变压器和所述b变压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系统,通过将储能系统从传统的交流侧并联汇流改为直流侧并联汇流,使得对锂电池组的预放电、放电控制中不同线路间互为备用,大幅提升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实现现有技术中a线路+b线路的储能装机容量由4mw/8mwh提升到8mw/16mwh,储能规模增大了1倍。通过优化设计和配置,该方案可以实现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例如,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容量的变流器和变压器,避免过度投资。同时,通过专门设计的充电或放电设备,可以更好地适应特定的工作负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可以为电网提供支持,平衡电力供需,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储能系统的使用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1.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电线路端a、母线一、电线路端b和母线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6.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储能充放电控制电路;或者,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储能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