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槽刀,具体涉及一种双刃带槽刀。
背景技术:
1、印制电路板(pcb板)的制造流程复杂,对电路板进行封装前需要在基板上钻出大小不一的微小孔,以实现pcb板上电子元件的电路导通及固定。因此,钻孔是pcb板基板制造众多工序中的关键一环,钻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电路板的信号传输质量与传输能力。当前,电路板呈现出小型化、高集成和高密度的发展趋势,随之带来的是pcb板钻孔直径日益减小,品质要求愈发提高,这便对pcb板的钻孔加工提出更大的挑战。由于产品设计的多元化,部分特殊电子元件需要采用槽孔来插装定位。而槽孔的加工相对普通圆孔的钻削加工而言更为复杂,因此存在的问题也就更多。
2、常规的微型槽刀或钻头通常是单刃带或者无刃带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单刃带槽刀,其包括刀柄1’与刀体2’,刀体2’上设置有两个排屑槽3’,刀体对应两个排屑槽之间的两侧分别形成刃瓣,刃瓣上开设有螺旋刃槽4’与一个螺旋刃带5’,其在对印制电路板上进行钻孔加工时,由于单刃带槽刀承受不对称的反作用力,使单刃带槽刀会向逆时针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加工出来的槽孔发生倾斜偏移或变形(如图2中的实线部分所示),无法得到理想的尺寸范围的槽孔,特别是在同时加工多片印制电路板时,底层的印制电路板的偏移更严重,给后序印制电路板的自动化封装带来极大困扰,必须采用人工的方式来插装作业,这显然不符合当今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且偏移量过大时才会使得整个印制电路板都要报废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现象在短槽孔(槽长小于两倍的槽宽)和超短槽孔(槽长小于1.5倍的槽宽)的加工中尤为显著,槽孔加工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全球众多的pcb板制造商,已然成为业界难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刃带槽刀,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刃带槽刀,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与刀体,刀体沿轴向螺旋延伸开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排屑槽,刀体对应两个排屑槽之间的两侧分别形成刃瓣,两个刃瓣呈中心对称,刃瓣的表面中部开设有螺旋刃槽,刃瓣对应螺旋刃槽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螺旋刃带与第二螺旋刃带,第一螺旋刃带背离螺旋刃槽的一侧为第一切削刃口,第二螺旋刃带靠近螺旋刃槽的一侧为第二切削刃口。
3、优选地,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为末端,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相比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更加远离刀柄。
4、优选地,第一螺旋刃带的宽度大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宽度,排屑槽对应第二螺旋刃带一侧的侧壁为内凹侧壁。
5、优选地,刀体均呈圆柱体结构,第一螺旋刃带的表面与刀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螺旋刃带的表面与刀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相同。
6、优选地,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为尖端部,尖端部为中部高边缘低的结构,尖端部上形成有多个呈中心对称的刃面。
7、优选地,刃面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一倾斜刃面与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倾斜刃面,第一倾斜刃面、第二倾斜刃面均为自尖端部的中心朝边缘而逐渐倾斜降低。
8、优选地,第二倾斜刃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倾斜刃面的倾斜度,且第二倾斜刃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倾斜刃面的面积。
9、优选地,第二倾斜刃面相比于第一倾斜刃面更靠近刀柄一侧。
10、优选地,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为末端,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相比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更加远离刀柄,第二倾斜刃面的位置与螺旋刃槽、第二螺旋刃带的位置对应,第一倾斜刃面的位置与第一螺旋刃带的位置对应。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与刀体,刀体沿轴向螺旋延伸开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排屑槽,刀体对应两个排屑槽之间的两侧分别形成刃瓣,两个刃瓣呈中心对称,刃瓣的表面中部开设有螺旋刃槽,刃瓣对应螺旋刃槽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螺旋刃带与第二螺旋刃带,第一螺旋刃带背离螺旋刃槽的一侧为第一切削刃口,第二螺旋刃带靠近螺旋刃槽的一侧为第二切削刃口。双刃带槽刀的单边的刃瓣采用双刃带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槽刀在钻孔过程中在孔壁内的受力面积,从而提升槽刀的支撑作用,避免槽刀发生横向偏移,保证槽刀在连续钻孔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因此,双刃带槽刀相较普通的单刃带槽刀而言,可以明显提升槽刀在进行槽孔加工过程中抵抗变形和偏转的能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刃带槽刀在对一个或者多个堆叠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槽孔加工,且每个印制电路板的正面与反面的槽孔可以保持良好的槽形,不会出现槽孔偏斜及槽孔变形的情况,加工质量较好,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
1.一种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与刀体,刀体沿轴向螺旋延伸开设有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排屑槽,刀体对应两个排屑槽之间的两侧分别形成刃瓣,两个刃瓣呈中心对称,刃瓣的表面中部开设有螺旋刃槽,刃瓣对应螺旋刃槽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螺旋刃带与第二螺旋刃带,第一螺旋刃带背离螺旋刃槽的一侧为第一切削刃口,第二螺旋刃带靠近螺旋刃槽的一侧为第二切削刃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为末端,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相比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更加远离刀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刃带的宽度大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宽度,排屑槽对应第二螺旋刃带一侧的侧壁为内凹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刀体均呈圆柱体结构,第一螺旋刃带的表面与刀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螺旋刃带的表面与刀体的轴线的垂直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为尖端部,尖端部为中部高边缘低的结构,尖端部上形成有多个呈中心对称的刃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刃面包括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一倾斜刃面与两个呈中心对称的第二倾斜刃面,第一倾斜刃面、第二倾斜刃面均为自尖端部的中心朝边缘而逐渐倾斜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第二倾斜刃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倾斜刃面的倾斜度,且第二倾斜刃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倾斜刃面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第二倾斜刃面相比于第一倾斜刃面更靠近刀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刃带槽刀,其特征在于:刀体远离刀柄的一端为末端,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长度,使得第一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相比于第二螺旋刃带的延伸末端更加远离刀柄,第二倾斜刃面的位置与螺旋刃槽、第二螺旋刃带的位置对应,第一倾斜刃面的位置与第一螺旋刃带的位置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