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月前  15


本发明涉及纺织,尤其涉及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2、随着纺织品抗菌整理工艺的不断发展,全球与抗菌相关的纺织品在近年来的销售额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5年内,全球抗菌纺织品市场的销售份额将会剧增,随着市场的扩大,抗菌服饰潜力巨大;

3、其中针织是纺织品的分类,指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4、如公开号为cn103205850a的一种长效抗菌针织物的制造工艺,该专利记载了“包括原料选择→坯布织造→除油→染色→烘干→定型,所述原料选择步骤选择添加有抗菌纳米银的面料;所述除油步骤采用平幅除油技术;所述定型步骤采用银离子抗菌剂整理加工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银离子抗菌吸湿排汗纱作为原料,同时结合定型时采用的银离子抗菌剂整理加工技术,使面料抗菌性能更高效、耐洗性更持久,制造出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以及安全、无毒、无皮肤刺激性的长效抗菌针织物”,但是传统的银离子抗菌效果经过多年的发展,弊端已经渐渐出现,分布问题和易脱落稳定性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抗菌效果的要求;

5、如公开号为cn113388953a的一种抗静电针织面料的制备工艺,该专利记载了“本发明采用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制得的针织面料仅质地轻盈、手感柔软,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抗静电、透气的性能,采用此面料加工得到的织物穿着舒适性好;其中,本发明采用的高温蒸汽处理方法能够对面料进行柔软处理,放置面料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断裂和褶皱现象,提高了面料加工质量”,并提出了“目前的针织面料制备工艺复杂,得到的产品性能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的技术不足;

6、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传统的银离子抗菌效果经过多年的发展,弊端已经渐渐出现,分布问题和易脱落稳定性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抗菌效果的要求,同时目前现有的一些抗菌纺织品耐水洗性有限,且产品各项性能较低,为此,本申请提出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坯布准备,包括原料准备和原料针织,所述原料针织采用针织机加工原料的方式得到坯布;

5、步骤二:坯布处理,包括蒸汽处理和抗菌防霉,所述蒸汽处理采用高温蒸汽机对坯布进行高温蒸汽处理,蒸汽处理后的坯布置于抗菌混液中浸渍后水洗烘干,再置于生物酶溶液中进行抗菌防霉处理;

6、步骤三:染色处理,包括退浆水洗和轧染固色,所述退浆水洗采用的退浆方式为缸内退浆,退浆水洗后再对坯布进行轧染固色;

7、步骤四:烘干定型,所述烘干定型采用无接触烘干机,烘干时间为20分钟,烘干温度为140℃,定型时间为25分钟。

8、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原料准备的坯布原料采用棉纶纤维、涤纶纤维、聚乙烯纤维、真丝纤维和亚麻纤维作为坯布原料。

9、优选的,所述棉纶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25%,所述涤纶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10%,所述聚乙烯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15%,所述真丝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35%,所述亚麻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15%。

10、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高温蒸汽的温度为310℃,持续时间为10分钟。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抗菌混液的原料包括桧柏油、艾蒿、儿茶素、乙醇、去离子水、偶联剂、渗透分散剂和防沉剂,所述坯布置于抗菌混液中浸渍的温度为40℃,持续时间为20分钟。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经过抗菌混液浸渍后的坯布在水洗烘干时,水中成分还包括naoh溶液。

13、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坯布置于生物酶溶液中的温度为50℃,持续时间为65分钟。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坯布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轧染25分钟,再在染料中添加元明粉和固色剂进行固色。

15、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6、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通过本工艺对坯布进行高温蒸汽处理和抗菌防霉处理后,使坯布质地轻盈、手感柔软,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杀菌、抗静电、透气的性能,且在水洗过程中通过加入naoh溶液,使得坯布耐水洗性得到提升,避免出现洗几次抗菌效果就不明显,抗菌能力减退的现象,并且在对坯布轧染后通过添加元明粉和固色剂使得坯布染色效果好,染色度高,固色牢。



技术特征:

1.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原料准备的坯布原料采用棉纶纤维、涤纶纤维、聚乙烯纤维、真丝纤维和亚麻纤维作为坯布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纶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25%,所述涤纶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10%,所述聚乙烯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15%,所述真丝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35%,所述亚麻纤维占坯布原料总量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高温蒸汽的温度为310℃,持续时间为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抗菌混液的原料包括桧柏油、艾蒿、儿茶素、乙醇、去离子水、偶联剂、渗透分散剂和防沉剂,所述坯布置于抗菌混液中浸渍的温度为40℃,持续时间为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经过抗菌混液浸渍后的坯布在水洗烘干时,水中成分还包括naoh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坯布置于生物酶溶液中的温度为50℃,持续时间为6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坯布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轧染25分钟,再在染料中添加元明粉和固色剂进行固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针织坯布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坯布准备,包括原料准备和原料针织;步骤二:坯布处理,包括蒸汽处理和抗菌防霉;步骤三:染色处理,包括退浆水洗和轧染固色;步骤四:烘干定型,所述烘干定型采用无接触烘干机。本发明通过对坯布进行高温蒸汽处理和抗菌防霉处理后,使坯布质地轻盈、手感柔软,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杀菌、抗静电、透气的性能,且在水洗过程中通过加入NaOH溶液,使得坯布耐水洗性得到提升,避免出现洗几次抗菌效果就不明显,抗菌能力减退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谢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帛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