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雾化主机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雾化装置设有雾化芯,雾化芯安装在油杯中,雾化芯可加热油杯中的雾化基质生成气溶胶。现有雾化装置中,当油杯中的雾化基质消耗完毕时,需要手动添加雾化基质,但添加雾化基质时的补油速率难以控制,可能出现补给速率过快,导致储油棉不能充分吸收雾化基质,将会造成雾化基质渗漏浪费,污染装置;也有可能出现补给速率过慢,补给效率低,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主机及雾化装置,可解决补给雾化基质时出现的雾化基质渗漏浪费或补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主机,雾化主机包括雾化组件,设有用于存储雾化基质的第一储油腔,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补油控制件,雾化芯与第一储油腔流体连通,雾化芯用于加热雾化基质生成气溶胶,补油控制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第一储油腔中,补油控制件具有为第一储油腔补给雾化基质的补油通道,补油通道具有多个设在第一储油腔内的出油口;以及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电源组件用于向雾化芯提供电能。
3、在一实施例中,补油控制件为补油管,补油管具有进油端和补油端,补油端容置在第一储油腔中,至少一个出油口为补油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的补油孔,补油孔用于连通第一储油腔与补油通道。
4、在一实施例中,雾化主机还包括储油密封件,储油密封件可封闭补油通道以密封第一储油腔。
5、在一实施例中,补油控制件为补油柱,补油柱上设有毛细通路,至少一个出油口为毛细通路的出口。
6、在一实施例中,补油控制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外露于第一储油腔,储油密封件盖设在补油控制件的外露处,以封闭补油通道。
7、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包括储油件,储油件容置在第一储油腔内,储油件包围多个出油口。
8、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雾化主机以及补油组件,补油组件与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补油组件设有用于存储雾化基质的第二储油腔;补油组件可选择性地与雾化组件连接,以使得第一储油腔通过补油控制件与第二储油腔流体连通。
9、在一实施例中,补油组件包括油杯壳体、油杯端盖以及油杯密封盖,油杯壳体围设形成至少部分第二储油腔,油杯端盖盖设在油杯壳体上,油杯密封盖与油杯端盖或油杯壳体可拆卸连接,油杯密封盖盖设在油杯端盖外以密封第二储油腔。
10、在一实施例中,补油组件与电源组件可拆卸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一端设有吸嘴,补油组件以及电源组件并排设置在雾化组件远离吸嘴的一端。
12、本申请所提供的雾化主机,雾化芯与第一储油腔流体连通,补油控制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第一储油腔中,补油控制件具有为第一储油腔补给雾化基质的补油通道,补油通道具有多个设在第一储油腔内的出油口,通过出油口可控制补油速率,使得雾化基质补给过程中的补油速率满足预设要求,既可防止补给速率过快出现雾化基质的渗漏浪费,又可避免补给速率过慢导致补给效率低。
1.一种雾化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控制件为补油管,所述补油管具有进油端和补油端,所述补油端容置在所述第一储油腔中,至少一个所述出油口为所述补油管的管壁上开设的补油孔,所述补油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补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机还包括储油密封件,所述储油密封件可封闭所述补油通道以密封所述第一储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控制件为补油柱,所述补油柱上设有毛细通路,至少一个所述出油口为所述毛细通路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控制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外露于所述第一储油腔,所述储油密封件盖设在所述补油控制件的外露处,以封闭所述补油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油件,所述储油件容置在所述第一储油腔内,所述储油件包围多个所述出油口。
7.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主机以及补油组件,所述补油组件与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补油组件设有用于存储雾化基质的第二储油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补油组件包括油杯壳体、油杯端盖以及油杯密封盖,所述油杯壳体围设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储油腔,所述油杯端盖盖设在所述油杯壳体上,所述油杯密封盖与所述油杯端盖或所述油杯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油杯密封盖盖设在所述油杯端盖外以密封所述第二储油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组件与所述电源组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设有吸嘴,所述补油组件以及所述电源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吸嘴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