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尤其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具有重大意义。
2、根据是否需进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性检测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非侵入性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reabreathtesting,ubt)、大便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测。而侵入性检测包括活检尿素酶检测、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而在这些方法里,以病理科组织学检测为金标准方法。组织学检测通常为胃黏膜活检组织通过石蜡包埋处理,切片后进行染色观察,染色方法包括常规he(苏木精-伊红)染色、吉姆萨染色、w-s银染色法等。但这些染色方法缺点明显,主要为操作繁琐,都为多步操作,检测时间长;非特异性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染色敏感度差,背景着色后反差小,菌体不易发现,当菌量很少时,易造成漏诊。
3、因此,如何以低成本快速地定性检测组织中存在的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步骤繁琐、易漏诊、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
4、荧光素0.05~0.2%,乙酸8~12%,乙酸钠0.1~0.4%,氯化钙0.2~0.5%,保湿剂10~15%,背景染料0.1~0.4%,抗荧光淬灭剂0.01~4%,余量为水;
5、其中,所述抗荧光淬灭剂为l-抗坏血酸、三乙烯二胺、没食子酸丙酯、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6、优选的,在所述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中,所述荧光素为吖啶橙,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或二甲基亚砜,所述背景染料为孔雀绿。
7、优选的,在所述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中,所述抗荧光淬灭剂为三乙烯二胺、没食子酸丙酯、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9、将荧光素、乙酸、乙酸钠、氯化钙、保湿剂、背景染料、抗荧光淬灭剂与水按照质量分数进行混合,得到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
1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吖啶橙作为荧光素,乙酸和乙酸钠作为酸碱缓冲剂,氯化钙作为分色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作为保湿剂,孔雀绿作为背景染料,三乙烯二胺和/或没食子酸丙酯和/或柠檬酸钾作为抗荧光淬灭剂。本发明所得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进行染色的原理是通过免疫荧光技术,与胃黏膜中存在的幽门螺杆菌细胞壁相应抗原结合后,从而标记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检测,用于快速定性检测组织中存在的幽门螺杆菌;本发明的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可一步染色,染色时间快,且分辨对比明显、显像效果更佳。
1.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素为吖啶橙,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或二甲基亚砜,所述背景染料为孔雀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荧光淬灭剂为三乙烯二胺、没食子酸丙酯、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杆菌防淬灭荧光染色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