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真菌接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荞麦常见的病害包括荞麦轮纹病、荞麦立枯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荞麦叶片、茎秆等部位出现病斑、枯死、萎蔫等症状,影响荞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研究这些病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进行教学展示,通常会采用人工接种真菌的方法进行有关病害的研究。人工接种真菌,预先需要制备适当的接种体,如孢子悬浮液或菌丝块。然后采用喷雾、涂抹或针刺等方法进行接种,其中针刺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针刺接种主要采用钢针对叶片进行多点穿刺,然后再使用工具将菌丝块覆盖于叶片的穿刺点处。由于现有的穿刺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穿刺伤口的深度不易控制,若穿刺伤口较浅,则会造成接种失败,若叶片穿刺过深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一种穿刺伤口的数量及穿刺的深度可控,接种后菌斑能够正常形成,以便于观察研究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包括两侧具有下部耳板的底座板,可拆卸连接于底座板上端处的垫板,位于底座板上方、两侧具有上部耳板的压板,两下端分别固连于对应侧的下部耳板上、竖向布置的导杆,螺纹旋拧于导杆上端处的螺母,多根以一定方式固连于压板下端、且尖端向下的钢针,以及两分别套装于导杆上的弹簧;所述导杆以导向配合的方式穿过上部耳板,所述弹簧位于上部耳板和下部耳板之间;所述垫板上设置与钢针对应端的凹槽。
4、优选的是,所述压板下端设置与钢针尾端插接连接的插接套。
5、优选的是,所述上部耳板上设置与导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套。
6、优选的是,所述垫板与底座板采用卡接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钢针为五根,呈梅花形布置。
8、优选的是,所述上部耳板的上端处设置便于指压的下凹部。
9、优选的是,所述上部耳板的上端处设置防滑用的防滑纹。
10、优选的是,所述垫板呈圆形。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根钢针以一定的方式排布,配合具有凹槽的垫板,通过使用不同深度凹槽的垫板,使针刺的深度可以根据研究要求进行调整。继而达到穿刺深度可控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穿刺点可一次成型,且穿刺点之间有可控的间距,各穿刺点的排布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继而有效提高穿刺的效率。
1.一种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具有下部耳板(1)的底座板(2),可拆卸连接于底座板(2)上端处的垫板(3),位于底座板(2)上方、两侧具有上部耳板(4)的压板(5),两下端分别固连于对应侧的下部耳板(1)上、竖向布置的导杆(6),螺纹旋拧于导杆(6)上端处的螺母(7),多根以一定方式固连于压板(5)下端、且尖端向下的钢针(8),以及两分别套装于导杆(6)上的弹簧(9);所述导杆(6)以导向配合的方式穿过上部耳板(4),所述弹簧(9)位于上部耳板(4)和下部耳板(1)之间;所述垫板(3)上设置与钢针(8)对应端的凹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下端设置与钢针(8)尾端插接连接的插接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耳板(4)上设置与导杆(6)导向配合的导向套(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与底座板(2)采用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与底座板(2)采用卡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8)为五根,呈梅花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8)为五根,呈梅花形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耳板(4)的上端处设置便于指压的下凹部(1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耳板(4)的上端处设置防滑用的防滑纹(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荞麦叶片真菌接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呈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