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

xiaoxiao2天前  6


本发明涉及创面修复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材料,它结合了胶原蛋白海绵的优良特性和干细胞疗法的再生潜能,旨在加速和优化创伤或手术后创面的修复过程。

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为先制备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然后把干细胞注入修复海绵中,之后再进行共培养等步骤,但是,由于注射位置、深度、角度、速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细胞的最终分布,上述制备方法中通过注射把干细胞注入修复海绵内部的方式,容易使得干细胞在修复海绵内部分布不均,且干细胞不能被牢固的固定在修复海绵内部,使得注入的干细胞容易随着注射液从修复海绵内部逃脱而使干细胞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成品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备方法不能使得干细胞均匀并稳定的分布在修复海绵内部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制备干细胞冻干液;

5、制备胶原蛋白水溶液;

6、把干细胞冻干液与胶原蛋白水溶液混合均匀,使得干细胞均匀分布在胶原蛋白分子间通过相互交联的作用形成的纤维状结构内,得到混合冻干液;

7、对混合冻干液进行冻干处理,冻干时,胶原蛋白分子紧密排列形成稳定的多孔隙网络结构,干细胞则被截留在多孔隙网络结构内,得到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修复海绵。

8、进一步地,干细胞冻干液的制备方法为:

9、制备保护剂混合溶液;

10、把干细胞悬液与保护剂混合溶液混合,使得保护剂在干细胞外表面形成保护层;

11、对与保护剂混合后的干细胞进行预冻处理得到干细胞冻干液。

12、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剂混合溶液按照体积比计算,包括40%~50%海藻糖溶液、20%~30%二甲基亚砜溶液、16%~30%葡萄糖溶液、4~10%胎牛血清和0.2~1%磷酸盐缓冲液。

13、进一步地,所述海藻糖溶液的浓度为30-40wt%;

14、所述二甲基亚砜溶液的溶度为18~20wt%;

15、所述葡萄糖溶液的溶度为8~12wt%。

16、进一步地,对与保护剂混合后的干细胞进行预冻处理的方法为:以0.2~0.8℃/min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直至干细胞温度降至0℃。

17、进一步地,对混合冻干液进行冻干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18、以1~2℃/min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直至温度到达-30℃后,再以12~20℃/min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直至温度降至-80℃,然后在-80℃温度下冷冻40-50h,之后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室温。

19、进一步地,干细胞悬液与保护剂混合溶液混合的具体方法为:

20、利用毛细管效应,使干细胞悬液和保护剂混合溶液分别在毛细管的输送下混合,从而减小干细胞悬液与保护剂混合时的剪切力;

21、干细胞悬液和保护剂混合溶液在毛细管内部混合,使得保护剂在干细胞外表面形成保护层,完成干细胞悬液与保护剂混合溶液的预混合;

22、之后通过混流方式来分散干细胞悬液和保护剂混合溶液。

23、进一步地,用于干细胞悬液与保护剂混合的混合装置包括:

24、第一料箱,用于承装干细胞悬液;

25、第二料箱,用于承装保护剂混合液;

26、第三料箱,用于承装与保护剂混合后的干细胞;

27、在所述第三料箱顶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相连通,所述毛细管中部与第三料箱相连通;

28、第一料箱内部的干细胞悬液和第二料箱内部的保护剂混合液在毛细管的毛细管效应下分别沿着毛细管两端向毛细管中部移动,并在所述毛细管中部混合,使得保护剂在干细胞外表面形成保护层,之后落入第三料箱内部;

29、所述毛细管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内壁底部,且所述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所在高度相等,并高于所述第三料箱所在高度。

30、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中部与第三料箱之间设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设置为球形,使得保护剂和干细胞在混合箱内部混合;

31、在所述混合箱与第三料箱之间设有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交叉设置成网状结构,使得混合箱内部混合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网状结构的连接管内,混合液被网状结构的连接管多次分散和混流之后来到第三料箱内部。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料箱底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三料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所述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啮合连接,使得电机带动第三料箱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料箱和第二料箱转动。

3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本发明通过先把干细胞与胶原蛋白水溶液混合均匀之后进行冻干处理,使得干细胞均匀分布在胶原蛋白分子间通过相互交联的作用形成的纤维状结构内,并在冻干时被截留在多孔隙网络结构内,使得干细胞在修复海绵内部分布更均匀,相比较注射器注入的方式,使得干细胞在海绵内部更牢固,使得冻干后的干细胞不易逃脱。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干细胞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干细胞冻干液;制备胶原蛋白水溶液;把干细胞冻干液与胶原蛋白水溶液混合均匀,使得干细胞均匀分布在胶原蛋白分子间通过相互交联的作用形成的纤维状结构内,得到混合冻干液;对混合冻干液进行冻干处理。本发明通过先把干细胞与胶原蛋白水溶液混合均匀之后进行冻干处理,使得干细胞均匀分布在胶原蛋白分子间通过相互交联的作用形成的纤维状结构内,并在冻干时被截留在多孔隙网络结构内,使得干细胞在修复海绵内部分布更均匀,相比较注射器注入的方式,使得干细胞在海绵内部更牢固,使得冻干后的干细胞不易逃脱。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王洪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