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计价,更具体地,涉及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铁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过程中,在铁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需编制项目概算,用于确定铁路建设项目投资所需的最高限额;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需编制项目预算,一般不超过项目概算,旨在更为精细地控制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铁路建设项目所需材料费是项目概(预)算的重要费用组成部分,材料费由材料消耗量乘材料单价汇总计算得到,其中材料消耗量由有关部门发布的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确定,材料单价由概(预)算编制当期的材料价格(一般为材料“信息价”)确定。在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由于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材料单价与概(预)算编制时期的材料价格相比往往会发生变化,即产生材料价差,为保障铁路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需按照实际情况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材料价格进行项目价款支付。
2、材料“信息价”具体指有关造价主管部门按季度发布的特定材料类目的单价,供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概(预)算参照使用。
3、现行铁路建设项目材料价差调整采用的方法被称为“材料信息价法”,即若项目实施期验工计价时材料单价的变化幅度较概(预)算编制时期材料单价的幅度超过了±5%,则进行材料价差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材料价格进行价款支付;若幅度在±5%内则不进行材料价差调整,由甲乙双方各自承担。“材料信息价法”计算原理为:假设某材料α在概(预)算编制时期的材料单价为x元/吨,在某验工计价周期(一般为按季度)其材料信息价为y元/吨,若(y-x)÷x×100%>5%或(y-x)÷x×100%<-5%,该验工计价周期该材料消耗量为s,则材料价差调整额度t=[(y-x)÷x×100%-5%]×x×s,最终支付的材料价款为x×s+t;若5%>(y-x)÷x×100%>-5%,则t=0,最终支付的材料价款为x×s。
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铁路建设标准的更新以及建设管理模式的变化等,现行材料价差调整方法目前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一方面,在当前单价承包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下,验工计价、工程变更、价差调整等计价行为均以合同约定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而“材料信息价法”每次验工计价时还需要按定额计价体系确定每种材料的消耗量s,与单价承包模式相背离。另一方面,铁路材料“信息价”中水泥、钢材等大宗材料价格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均价格,其余材料的价格为全国平均价格,于铁路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材料实际采购价格与铁路“信息价”存在差异,“材料信息价法”在投资控制的针对性及精细化管理方面略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及系统,提出适用于单价承包模式下的材料价差调整方法,结合管理模式改进,实现以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为基础开展验工计价,能够有效和精准的反映铁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价格水平,并适应综合单价承包模式的差价调整。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包括:
4、根据项目各标段的工程特点,对每个标段进行调差类别划分;
5、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调差类别的权重;
6、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和调差类别,通过可调材料价格收集,分析测算本期各调差类别的综合价格指数;
7、依据每个标段的调差类别、对应权重和综合价格指数计算价差;
8、在获取价差后,进行咨询机构审价,确定审核是否通过;
9、确定审核通过后,按照价差完成支付。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根据项目各标段的工程特点,对每个标段进行调差类别划分,具体包括:
11、分析项目各标段具体的工程特点,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可调材料组成及其费用占比,所述标段为项目招标阶段划分的项目招标段落,所述可调材料为在项目实施阶段可以进行价差调整的材料,一般为价格波动对投资影响较大的材料;
12、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可调材料组成及其费用占比,将可调材料组成及其费用占比相近且可调材料费用占比较小的分部分项工程合并设置为一类调差类别,将可调材料费用占比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设置为一类调差类别。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调差类别的权重,具体包括:
14、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基于初步设计图纸,所编制的从该项目筹建至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所需全部投资费用文件作为设计概算,或在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基于更为详细的施工图纸,所编制的从该项目筹建至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所需全部投资费用文件作为施工图预算;
15、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调差类别不含甲供材料费用的建筑安装工程单项概(预)算总价值,所述甲供材料为由甲方(建设单位)采购并向乙方(施工单位)供应的材料;
16、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调差类别的可调材料费用之和;
17、根据各调差类别不含甲供材料费用的建筑安装工程单项概(预)算总价值,和各调差类别的可调材料费用,通过可调材料费用除以单项概(预)算总价值的方式,计算每个调差类别权重;
18、在不发生变更设计的情况下,调差类别的权重作为投标阶段各标段的约定值,在实施阶段不再调整。
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和调差类别,通过可调材料价格收集,分析测算本期各调差类别的综合价格指数,具体包括:
20、若项目未发生变更设计,则以合同约定的调差类别划分为依据,若项目发生了变更设计,则重新进行调差类别划分并计算每个调差类别的权重;
21、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项可调材料费用;
22、通过各项可调材料费用除以可调材料费用之和的方式,计算各调差类别中各项可调材料的费用占比;
23、收集各项可调材料当期价格数据,通过当期价格除以基期价格的方式,计算各项可调材料的当期材料价格指数;
24、根据各项可调材料的当期价格指数和费用占比,通过将各调差类别中各项可调材料的当期价格指数与费用占比乘积相加的方式,计算各调差类别的综合价格指数。
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依据每个标段的调差类别、对应权重和综合价格指数计算价差,具体包括:
26、设置本期验工计价表为对本周期施工建设过程中已完合格工程数量进行验收和计价的数据表格,用于获取不含甲供材料费用的当期完成建筑安装工程单项概(预)算总价值;
27、依据每个标段的调差类别和对应权重、本期验工计价表,以及综合价格指数,利用第十六计算公式计算价格差额;
28、所述第十六计算公式为:
29、
30、其中,△p为价格差额,p0,i为第i个调差类别对应的不含甲供材料费用的当期完成建筑安装工程单项概(预)算总价值,i为调差类别编号,m为调差类别总数,bi为第i个调差类别的可调材料费用权重,ki为第i个调差类别的综合价格指数。
3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在获取价差后,进行咨询机构审价,确定审核是否通过,具体包括:
32、预先设置每种价差的审核依据;
33、根据价差和审核依据进行咨询机构审价,出具审价报告,在审价报告中明确是否通过价差审核。
3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确定审核通过后,按照价差完成支付,具体包括:
35、根据审价报告,建设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履行决策审批程序;
36、通过决策审批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补充合同,办理材料价差结算。
3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系统。
3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系统包括:
39、调差类别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项目各标段的工程特点,对每个标段进行调差类别划分;
40、权重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调差类别的权重;
41、综合价格指数测算模块,用于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和调差类别,通过可调材料价格收集,分析测算本期各调差类别的综合价格指数;
42、价差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每个标段的调差类别、对应权重和综合价格指数计算价差;
43、价差审核模块,用于在获取价差后,进行咨询机构审价,确定审核是否通过;
44、价差支付模块,用于确定审核通过后,按照价差完成支付。
4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7、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8、本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单价承包模式下的材料价差调整方法,有效规避了材料价差调整需计算材料消耗量的工作过程。
49、本方案中,通过收集项目所在地物价变化幅度计算综合价格指数,更加贴近项目所在地市场情况,可有效解决“材料信息价法”不具备地区针对性的问题,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投资的目标。
50、本方案对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的权益、保障建设项目正常有序推进、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5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5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项目各标段的工程特点,对每个标段进行调差类别划分,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计算各调差类别的权重,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每个标段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和调差类别,通过可调材料价格收集,分析测算本期各调差类别的综合价格指数,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每个标段的调差类别、对应权重和综合价格指数计算价差,具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取价差后,进行咨询机构审价,确定审核是否通过,具体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审核通过后,按照价差完成支付,具体包括:
8.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系统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