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5天前  10


本技术涉及鼻骨复位,尤其涉及鼻骨骨折复位器。


背景技术:

1、由于鼻骨突出面部,头部外伤或者鼻部直接或间接受力,都极有可能引起鼻骨骨折,导致面部畸形。鼻骨骨折可以为内陷型、粉碎型及其他混合型。如果外伤后鼻骨外形畸形,大部分患者会选择鼻骨复位手术。而在复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骨折的鼻骨后续塌陷,从而需要借助外部的复位器进行辅助处理,可是现有的复位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

2、1、适配性和牢固性差。现有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在使用时,由于很多人脸部大小不同,从而导致鼻部大小也不一样,从而当不同的鼻子进行骨折固定时,现有的复位器无法进行有效的固定处理,从而导致后续的复位效果不佳。

3、2、舒适性较差。现有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在进行夹持固定时,无法有效的进行固定,并且固定过于用力,长时间的挤压鼻部,会导致受力过大,从而引起舒适性大大降低。

4、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21645554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扩张囊鼻骨复位器,至少包括:扩张囊和与所述扩张囊连通的注射导管,填充状态下,所述扩张囊的形状与鼻腔内部生理解剖结构匹配,所述注射导管用于向所述扩张囊内输送填充物,使所述扩张囊扩张撑起并支撑鼻腔,将骨折复位。

5、上述专利中的存在以下不足:上述专利在进行夹持复位的过程中,整体结构过于简单,并且支撑力较差,从而在后续长时间佩戴支撑时,会有错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鼻骨骨折复位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鼻骨骨折复位器,包括弧形托架,所述弧形托架的一侧设置有下颌托带,且下颌托带的内壁固定有海绵垫,所述弧形托架顶部两端均焊接有夹紧支杆,且夹紧支杆的一侧连接有挂耳勾,所述夹紧支杆的侧面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插接有夹固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挂耳勾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吊环,且另一个挂耳勾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吊环,所述第一吊环上固定有固定布带。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分别插接在限位块上的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且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之间螺接有双向丝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复位夹杆,且复位夹杆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安装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均卡接安装有硅胶垫片,且硅胶垫片与安装槽形成紧固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夹杆的外壁开有卡接槽,且卡接槽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之间均插接有弧形夹箍,且弧形夹箍的内壁均焊接有定位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夹箍底部外壁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托杆,且固定托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两根硅胶软托杆,所述固定托杆与硅胶软托杆形成过盈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鼻骨骨折复位器,具备以下

12、有益效果:

13、1.鼻骨骨折复位器,在进行穿戴时底部的弧形托架配合上方的挂耳勾和夹紧支杆,从而能够适配不同人群进行快速夹持固定,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整体实用性,且利用后方长度可调节的固定布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支撑力,方便后续的复位支撑。

14、2.鼻骨骨折复位器,在进行固定后顶部采用可拆分的弧形杆进行组装处理,并且调节后配合下方的硅胶垫片,能够对鼻骨进行调节夹持,从而可以提高复位效果,复位后的底部采用卡接设置的弧形夹箍,能够确保末端的夹持力,从而能够长时间佩戴,避免错位,而硅胶垫片的设置能够让接触面呈软接触,可以提高舒适性。

15、3.鼻骨骨折复位器,其弧形夹箍通过采用一次性材料制成,并且在固定时配合下方旋转调节支撑的硅胶软托杆,能够对患者塌陷的鼻腔内部进行支撑,实现里面和外面进行双重配合支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复位效果,而一次性材料制成,单次使用后丢弃,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鼻骨骨折复位器,包括弧形托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托架(1)的一侧设置有下颌托带(2),且下颌托带(2)的内壁固定有海绵垫(3),所述弧形托架(1)顶部两端均焊接有夹紧支杆(4),且夹紧支杆(4)的一侧连接有挂耳勾(5),所述夹紧支杆(4)的侧面焊接有限位块(9),且限位块(9)上插接有夹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挂耳勾(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吊环(6),且另一个挂耳勾(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吊环(8),所述第一吊环(6)上固定有固定布带(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分别插接在限位块(9)上的第一弧形杆(10)和第二弧形杆(11),且第一弧形杆(10)和第二弧形杆(11)之间螺接有双向丝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0)和第二弧形杆(11)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复位夹杆(12),且复位夹杆(12)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安装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4)的内壁均卡接安装有硅胶垫片(15),且硅胶垫片(15)与安装槽(14)形成紧固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夹杆(12)的外壁开有卡接槽(16),且卡接槽(16)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6)的内壁之间均插接有弧形夹箍(19),且弧形夹箍(19)的内壁均焊接有定位块(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骨骨折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箍(19)底部外壁中心处连接有固定托杆(20),且固定托杆(20)的末端转动连接有两根硅胶软托杆(21),所述固定托杆(20)与硅胶软托杆(21)形成过盈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鼻骨骨折复位器,包括弧形托架,所述弧形托架的一侧设置有下颌托带,且下颌托带的内壁固定有海绵垫,所述弧形托架顶部两端均焊接有夹紧支杆,且夹紧支杆的一侧连接有挂耳勾,所述夹紧支杆的侧面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插接有夹固组件,其中一个所述挂耳勾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吊环,且另一个挂耳勾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吊环;本技术在进行固定后顶部采用可拆分的弧形杆进行组装处理,并且调节后配合下方的硅胶垫片,能够对鼻骨进行调节夹持,从而可以提高复位效果,复位后的底部采用卡接设置的弧形夹箍,能够确保末端的夹持力,从而能够长时间佩戴,避免错位,而硅胶垫片的设置能够让接触面呈软接触,可以提高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陆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史陆森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