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施工领域,提供一种组合端模。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衬砌台车主要用于隧道、引水洞、二次衬砌等使用场景下的混凝土浇注。
2、但是在相关技术中,衬砌台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预埋槽道定位不准、纵向施工缝部位错台、漏浆等现象。在衬砌台车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失水收缩产生空腔,影响工程质量。环向施工缝部位容易出现漏浆、跑模,中埋止水带也容易出现对中度不足、顺直度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端模,通过钢端模、高分子端模和中埋式止水带的结合,实现了隧道施工中端模的高效、稳定和密封安装。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端模,包括:
3、钢端模,可拆卸地安装于台车模板;
4、高分子端模,安装于所述钢端模和隧道初支面之间;
5、中埋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钢端模和所述高分子端模之间并由紧固件固定于施工缝部。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端模,该组合端模特别适用于隧道施工中的端模安装。钢端模是组合端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钢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钢端模可拆卸地安装于台车模板上,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钢端模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钢端模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与隧道初支面的紧密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高分子端模是组合端模的另一重要部分,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高分子端模安装于钢端模和隧道初支面之间,起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如耐水、耐腐蚀、耐老化等,使得高分子端模在隧道施工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中埋式止水带是组合端模中的关键部分,位于钢端模和高分子端模之间。中埋式止水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流或液体从施工缝部渗出,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中埋式止水带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施工缝部,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端模,通过钢端模、高分子端模和中埋式止水带的结合,实现了隧道施工中端模的高效、稳定和密封安装。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固格栅,所述加固格栅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所述钢端模安装于所述加固格栅。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固格栅包括:
9、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且所述钢端模安装于所述连接板;
10、安装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11、格栅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钢端模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的情况下,所述格栅组件与所述高分子端模贴合。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台车模板上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角钢,在所述钢端模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的情况下,所述角钢与所述连接板贴合。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分子端模的高度可调且所述高分子端模的调节区间为6厘米至21厘米。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高分子端模与所述隧道初支面之间设置有合金垫块。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合金垫块与所述隧道初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高分子端模包括可视化模,所述可视化模的数量至少为5个。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包括u形卡。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端模,该组合端模特别适用于隧道施工中的端模安装。钢端模是组合端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钢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钢端模可拆卸地安装于台车模板上,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钢端模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钢端模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与隧道初支面的紧密配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高分子端模是组合端模的另一重要部分,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高分子端模安装于钢端模和隧道初支面之间,起到密封和固定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如耐水、耐腐蚀、耐老化等,使得高分子端模在隧道施工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中埋式止水带是组合端模中的关键部分,位于钢端模和高分子端模之间。中埋式止水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流或液体从施工缝部渗出,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中埋式止水带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施工缝部,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端模,通过钢端模、高分子端模和中埋式止水带的结合,实现了隧道施工中端模的高效、稳定和密封安装。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格栅(108),所述加固格栅(108)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102),所述钢端模(100)安装于所述加固格栅(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格栅(108)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端模(100)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102)的情况下,所述格栅组件(114)与所述高分子端模(104)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台车模板(102)上与所述连接板(1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角钢(116),在所述钢端模(100)安装于所述台车模板(102)的情况下,所述角钢(116)与所述连接板(110)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端模(104)的高度可调且所述高分子端模(104)的调节区间为6厘米至21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分子端模(104)与所述隧道初支面之间设置有合金垫块(1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垫块(118)与所述隧道初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块(12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端模(104)包括可视化模,所述可视化模的数量至少为5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u形卡(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