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0天前  12


本发明属于废蒸汽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二氯甲烷的沸点39.8℃,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挥发性较高,具有一定毒性,含有二氯甲烷的废气或废蒸汽直接排放对大气会造成污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2、目前,在某工程项目中产生大量含有二氯甲烷120℃废蒸汽,压力约0.1~0.2mpa,该废蒸汽会对普通的304或316l不锈钢设备有腐蚀作用,因此对这类废蒸汽进行无害化处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而针对含有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处理,传统的处理手段是废蒸汽经换热器完全冷凝成液体后,进入分相器,静置分层,浓水相在上部为轻相,浓二氯甲烷相在下部为重相,轻相循环回高压塔,减少含有机物的废水的产生,重相采出进入二氯甲烷储罐,得到纯度大于99.95%的二氯甲烷产品,简言之,现有技术的处理手段主要是将含有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冷凝成液体后再进一步分层以回收二氯甲烷。

3、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4、1、只能采取独立的冷凝设备对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进行处理,无法与其他处理工序(例如需要采用二氯甲烷溶液作为萃取剂的dmac废水处理工序)形成在线结合,使得冷凝形成的含二氯甲烷废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需要进一步回收再处理,从而导致整体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5、2、废蒸汽换热液化过程释放的大量热量无法进行有效利用,造成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4、s1、获取含二氯甲烷的废水和二氯甲烷蒸汽

5、将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和液态二氯甲烷分别输入蒸汽发生器中,在热交换下,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放热液化并形成含二氯甲烷的废水,液态二氯甲烷吸热蒸发并形成二氯甲烷蒸汽;

6、s2、萃取和蒸馏

7、a)将dmac废水和s1中形成的含二氯甲烷的废水分别输入萃取塔中并进行混合,以萃取并形成dmac和二氯甲烷混合物与含有一定量二氯甲烷的水;

8、b)将二氯甲烷和白油混合液与s1中形成的二氯甲烷蒸汽分别输入蒸馏塔中,由所述二氯甲烷蒸汽对二氯甲烷和白油混合液进行加热和蒸馏以分离二氯甲烷和白油;

9、s3、回收二氯甲烷

10、将s2的a)步骤中萃取后形成的水输入汽提塔以汽提出二氯甲烷并回收,将萃取后形成的dmac和二氯甲烷混合物输入精馏塔以精馏并回收二氯甲烷。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1中,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输入蒸汽发生器前,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废蒸汽中的液滴。

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2的b)步骤中,二氯甲烷蒸汽进入蒸馏塔后散热液化形成液态二氯甲烷,并将该液态二氯甲烷输入蒸汽发生器中以循环使用。

1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处理工艺采用的处理设备包括:

14、废蒸汽传输单元,其包括用于传输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第一传输管道;

15、液态二氯甲烷传输单元,其包括用于传输液态二氯甲烷的第二传输管道;

16、蒸汽发生单元,其包括分别与第一传输管道和第二传输管道相连通的蒸汽发生器、分别与蒸汽发生器相连通的蒸汽输出管道和废水输出管道,其中蒸汽输出管道与蒸馏塔相连通设置,废水输出管道与萃取塔相连通设置,处理时,废蒸汽和液态二氯甲烷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管道和第二传输管道输入蒸汽发生器内并进行热交换,且形成的含二氯甲烷废水和二氯甲烷蒸汽分别通过废水输出管道和蒸汽输出管道进入萃取塔和蒸馏塔。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蒸汽传输单元还包括用于分离废蒸汽中液体的气液分离器、用于储存废蒸汽的蒸汽储罐,第一传输管道依次连通气液分离器、蒸汽储罐以及蒸汽发生器。在此,分离废蒸汽中的液滴,并把分离后的废蒸汽汇入蒸汽储罐,以便可以稳定的输出废蒸汽。

18、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蒸馏塔的底部连接有集液罐,第二传输管道与集液罐相连通设置,处理时,二氯甲烷蒸汽通过蒸馏塔散热液化并收集至集液罐内,且集液罐内的液态二氯甲烷通过第二传输管道输入蒸汽发生器。在此,利用二氯甲烷作为废蒸汽余热利用的中间介质,吸收废蒸汽热能后,再在蒸馏塔中散热对混合液进行加热,由于二氯甲烷沸点低,作为余热利用介质方便快捷,作为蒸馏塔热源时工艺条件要求低,同时采用二氯甲烷蒸汽作为蒸馏塔的热源,不会对不锈钢设备造成腐蚀,相比水蒸汽具有明显优势。

19、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蒸汽发生器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换热部件以及汽液分离部件,其中出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并与蒸汽输出管道相连接,进口与第二传输管道相连接;换热部件包括伸入壳体内腔的换热管,其中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传输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废水输出管道相连通;汽液分离部件设置在壳体内腔并位于换热管的上方,且汽液分离部件包括上下间隔分布并能够拦截二氯甲烷液滴的多个网孔板,其中多个网孔板中的一部分位于液态二氯甲烷液面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态二氯甲烷液面的上方,加热时,二氯甲烷蒸汽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各网孔板并自出口排出。在此,通过多个网孔板的拦截,能够去除蒸汽中的二氯甲烷液滴,从而有效提升输出的二氯甲烷蒸汽温度和压力的稳定性。

20、优选地,网孔板有两个,且液态二氯甲烷的液面位于两个网孔板之间;液态二氯甲烷的液面与两个网孔板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在此,便于更好地形成二氯甲烷蒸汽和汽液分离,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实施。

21、优选地,各网孔板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且相邻网孔板上的多个孔上下错位分布;各网孔板中,孔的直径为5~30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60mm。在此,有效提升对二氯甲烷液滴的拦截率,保证二氯甲烷蒸汽输出温度和压力的稳定;同时,各网孔板对于二氯甲烷蒸汽与二氯甲烷液滴的分离效果最佳。

22、优选地,壳体包括水平延伸并自一端部相连通的第一壳本体和第二壳本体,其中第一壳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二壳本体的高度,且第二壳本体的顶部形成出口;换热管自第一壳本体上远离第二壳本体的一端水平延伸并伸入第二壳本体内,汽液分离部件设置在第二壳本体内。在此,利用第一、二壳本体之间的高度差,能够确保换热管快速浸没于液态二氯甲烷中,提升换热效率。

23、具体的,第一壳本体和第二壳本体的截面均呈圆形,且第一壳本体的内径小于第二壳本体的内径;和/或,第一壳本体和第二壳本体的底部齐平设置;和/或,位于最上方的网孔板与第二壳本体的顶部内壁相贴合设置。

24、进一步的,第二壳本体上还形成进口,其中进口位于液态二氯甲烷液面的上方或者下方。

25、此外,换热管呈u形并自两端部分别形成进气口和排液口,且换热管有多根并逐层分布,换热部件还包括辅助箱体,其中辅助箱体内形成有上下隔开的进气区和排液区,各换热管的进气口与进气区相连通设置、排液口与排液区相连通设置,第一传输管道和废水输出管道分别连接在进气区的顶部和排液区的底部,废蒸汽通过进气区并分别进入各换热管,且与液态二氯甲烷热交换并液化后进入排液区排出。在此,能够实现废蒸汽和废水高效和稳定地输入和输出。

2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7、现有技术对于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处理只能独立进行,无法与其他工序相结合,使得形成的含二氯甲烷废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需要进一步回收再处理,从而导致整体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废蒸汽换热液化过程释放的大量热量无法进行有效利用,造成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而本技术对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进行整体设计,巧妙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采取该处理工艺后,首先将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和液态二氯甲烷分别输入蒸汽发生器中,在热交换下获得含二氯甲烷的废水和二氯甲烷蒸汽;然后,将dmac废水和含二氯甲烷的废水分别输入萃取塔中并进行混合,以萃取并形成dmac和二氯甲烷混合物与含有一定量二氯甲烷的水,同时,将二氯甲烷和白油混合液与二氯甲烷蒸汽分别输入蒸馏塔中,由二氯甲烷蒸汽对二氯甲烷和白油混合液进行加热和蒸馏以分离二氯甲烷和白油;最后,将萃取后形成的水输入汽提塔以汽提出二氯甲烷并回收,将萃取后形成的dmac和二氯甲烷混合物输入精馏塔以精馏并回收二氯甲烷。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将不仅能够利用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余热,同时还能够将形成的废水作为萃取剂进行使用,实现将废蒸汽处理工序与其它处理工序相在线结合,从而有利于简化整体处理工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大幅提升对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符合环保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输入蒸汽发生器前,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废蒸汽中的液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的b)步骤中,二氯甲烷蒸汽进入蒸馏塔后散热液化形成液态二氯甲烷,并将该液态二氯甲烷输入蒸汽发生器中以循环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采用的处理设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传输单元还包括用于分离废蒸汽中液体的气液分离器、用于储存废蒸汽的蒸汽储罐,所述第一传输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蒸汽储罐以及蒸汽发生器;和/或,所述蒸馏塔的底部连接有集液罐,所述第二传输管道与所述集液罐相连通设置,处理时,二氯甲烷蒸汽通过所述蒸馏塔散热液化并收集至所述集液罐内,且所述集液罐内的液态二氯甲烷通过所述第二传输管道输入所述蒸汽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换热部件以及汽液分离部件,其中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蒸汽输出管道相连接,所述进口与第二传输管道相连接;所述换热部件包括伸入壳体内腔的换热管,其中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输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废水输出管道相连通;所述汽液分离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腔并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上方,且所述汽液分离部件包括上下间隔分布并能够拦截二氯甲烷液滴的多个网孔板,其中所述多个网孔板中的一部分位于液态二氯甲烷液面的下方、另一部分位于液态二氯甲烷液面的上方,加热时,二氯甲烷蒸汽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各所述网孔板并自所述出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板有两个,且液态二氯甲烷的液面位于两个所述网孔板之间;液态二氯甲烷的液面与两个所述网孔板之间的间距相等设置;和/或,各所述网孔板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且相邻所述网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孔上下错位分布;各所述网孔板中,所述孔的直径为5~30mm,相邻两个所述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6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水平延伸并自一端部相连通的第一壳本体和第二壳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壳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二壳本体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壳本体的顶部形成所述出口;所述换热管自所述第一壳本体上远离第二壳本体的一端水平延伸并伸入所述第二壳本体内,所述汽液分离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本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本体和第二壳本体的截面均呈圆形,且所述第一壳本体的内径小于第二壳本体的内径;和/或,所述第一壳本体和第二壳本体的底部齐平设置;和/或,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网孔板与所述第二壳本体的顶部内壁相贴合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壳本体上还形成所述的进口,其中所述进口位于液态二氯甲烷液面的上方或者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呈u形并自两端部分别形成进气口和排液口,且所述换热管有多根并逐层分布,所述换热部件还包括辅助箱体,其中所述辅助箱体内形成有上下隔开的进气区和排液区,各所述换热管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区相连通设置、排液口与所述排液区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传输管道和废水输出管道分别连接在所述进气区的顶部和排液区的底部,废蒸汽通过所述进气区并分别进入各所述换热管,且与液态二氯甲烷热交换并液化后进入所述排液区排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 1、获取含二氯甲烷的废水和二氯甲烷蒸汽;S2、萃取和蒸馏;S3、回收二氯甲烷。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将不仅能够利用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余热,同时还能够将形成的废水作为萃取剂进行使用,实现将废蒸汽处理工序与其它处理工序相在线结合,从而有利于简化整体处理工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大幅提升对含二氯甲烷的废蒸汽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符合环保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强,王培青,曾凡中,王健,袁玉宝,袁秋红,高建锋,叶志刚,董可林,张西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宝马油脂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