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零部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零部件在加工后,需要通过淬火等步骤,提高其硬度、耐磨度以及抗疲劳性能等,在淬火时,需要将零部件放置到水中进行冷却,在冷却时,会有大量的蒸汽蒸腾而出,蒸汽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不仅存在烫伤工人的风险,而且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可在冷却时防止蒸汽烫伤。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箱体,在所述冷却箱体的顶部活动设有一对接盖体,在所述对接盖体的下方设有一喷淋盘,所述喷淋盘为中空结构;
4、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内部与喷淋盘相对的位置处设有一承料箱,在所述承料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底部顶部垂直向上设有一高度调节气缸,所述高度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承料箱的底部;
5、在所述承料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风干装置、第二风干装置,在所述对接盖体的顶部设有排气装置,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管。
6、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喷淋盘的上方连接有一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通过一输水软管连接外部高压储水罐。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有排气漏斗,在所述排气漏斗的输出端连接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固定在对接盖体上,在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气泵。
8、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方设有一过滤箱体,在所述过滤箱体的内部设有一过滤网板,在所述过滤网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排水管。
9、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板,其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垂直向上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垂直向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
10、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连杆,所述对接盖体固定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风干装置包括有第一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固定在冷却箱体的左侧,在所述第一输风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气体过滤箱体、第一输风泵、第一电动阀门、第一吹风漏斗;
12、所述第二风干装置包括有第二输风管,所述第二输风管固定在冷却箱体的右侧,在所述第二输风管上从右到左依次设有第二气体过滤箱体、第二输风泵、第二电动阀门、第二吹风漏斗;
13、在所述第一气体过滤箱体、第二气体过滤箱体的内部均填充有活性炭。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在对零部件进行冷却时,零部件放置到承料箱内,随后在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的作用下将对接盖体盖设到冷却箱体上,将冷却水通过喷淋盘喷淋到承料箱内的零部件上,喷淋冷却产出的蒸汽被对接盖体隔离在冷却箱体内,启动排气泵将喷淋冷却产生的蒸汽进行收集即可;
16、2.第一风干装置、第二风干装置可将自然风吹送到零部件上,加快零部件表面水分的干燥与冷却。
1.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冷却箱体,在所述冷却箱体的顶部活动设有一对接盖体,在所述对接盖体的下方设有一喷淋盘,所述喷淋盘为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盘的上方连接有一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通过一输水软管连接外部高压储水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有排气漏斗,在所述排气漏斗的输出端连接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固定在对接盖体上,在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下方设有一过滤箱体,在所述过滤箱体的内部设有一过滤网板,在所述过滤网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排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箱体的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板,其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垂直向上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垂直向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干装置包括有第一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固定在冷却箱体的左侧,在所述第一输风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气体过滤箱体、第一输风泵、第一电动阀门、第一吹风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