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涉及的地下工程及超大、超长结构越来越多,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混凝土抗裂性及防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混凝土裂缝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结构安全与建筑使用寿命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解决混凝土抗裂性,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将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更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质量品牌;
2、目前,由于混凝土塑性收缩、水化热、干缩等形成的裂缝极为普遍,为防止混凝土裂缝提高抗渗性,主要采取掺入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的双掺技术,并增加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措施;该技术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抗裂性,但膨胀剂其膨胀率控制难度大,养护环境要求苛刻;胶凝材料用量增加将带来提高温度应力集中及化学收缩等风险,且不利于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拌和而成:水泥50~60份,石英砂30~50份,纳米硅灰5~9份,粉煤灰3.5~9份,海泡石8~10份,防水型可分散乳胶粉2.5~3份,渗透结晶活性母料0.75~3.6份,杜拉纤维0.9~1.5份,粉剂丙乳水泥改性剂2.5~6份,添加剂2~3份。
3、优选的,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其细度控制在300~350m2/kg;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活性指数70~75%,需水比90~95%,细度5~8%。
4、优选的,所述防水型可分散乳胶粉通过聚合物乳液喷雾干燥而成。
5、优选的,所述渗透结晶活性母料由0.15%水泥质量的羧基乙叉二膦酸、1%硅酸钠、1%氢氧化钙,以及3%纳米二氧化硅组成。
6、优选的,所述粉剂丙乳水泥改性剂由不低于32.5r级的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为1.6、粒径小于2.5mm的过筛细纱,丙乳液组成,其配合比为:水泥:砂子:丙乳液=1:2:0.25,通过先将水泥和沙子拌匀,再加入丙乳液和水,水的用量不超过丙乳液量的一半,充分拌和均匀。
7、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细菌抑制剂、消泡剂和增粘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防裂抗渗混凝土配方中无需添加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避免无法控制膨胀率,降低温度应力集中及化学收缩的风险,新配方能有效提升抗裂性能,降低早期混凝土开裂风险,其配方中的复合材料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1.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拌和而成:水泥50~60份,石英砂30~50份,纳米硅灰5~9份,粉煤灰3.5~9份,海泡石8~10份,防水型可分散乳胶粉2.5~3份,渗透结晶活性母料0.75~3.6份,杜拉纤维0.9~1.5份,粉剂丙乳水泥改性剂2.5~6份,添加剂2~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其细度控制在300~350m2/kg;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活性指数70~75%,需水比90~95%,细度5~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可分散乳胶粉通过聚合物乳液喷雾干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结晶活性母料由0.15%水泥质量的羧基乙叉二膦酸、1%硅酸钠、1%氢氧化钙,以及3%纳米二氧化硅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丙乳水泥改性剂由不低于32.5r级的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为1.6、粒径小于2.5mm的过筛细纱,丙乳液组成,其配合比为:水泥:砂子:丙乳液=1:2:0.25,通过先将水泥和沙子拌匀,再加入丙乳液和水,水的用量不超过丙乳液量的一半,充分拌和均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裂抗渗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细菌抑制剂、消泡剂和增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