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

xiaoxiao12天前  10


本技术涉及水上清理无人艇,具体为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


背景技术:

1、水上清理无人艇是一种专门用于清理河面、湖面、港池等水上漂浮杂物的专用工具,采用智能技术,可自主将漂浮杂物识别并收集,可用于各类漂浮杂物清理。

2、根据现有的水上清理无人艇的设计,在使用时机体容易撞击到别的物体且不具有防撞功能,导致不够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包括无人艇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无人艇机体内部的内仓;所述内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无人艇机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部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无人艇机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物体感应器;所述无人艇机体两侧分别设置防撞侧盖,所述防撞侧盖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撞端盖;所述无人艇机体与所述防撞侧盖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内部设置有阻尼器;所述收集框,用于收集水上漂浮杂物;所述物体感应器,用于在所述无人艇机体移动过程中遇到碰撞体时发出预警;所述防撞侧盖和所述防撞端盖,用于对所述无人艇机体进行防撞保护;所述减振弹簧和所述阻尼器,用于在所述无人艇机体与碰撞体碰撞时,消减冲击。

3、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收集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用于连接起重吊钩,以使所述起重吊钩吊起所述收集框。

4、进一步地,所述内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一预留槽,所述收集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预留槽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一预留槽,用于排出流经所述收集框的水。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留槽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内仓的内部底端。

6、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艇机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预留槽,所述第二预留槽的长宽分别大于所述收集框的长宽;所述收集框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预留槽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内仓的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收集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可拆卸。

8、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艇机体一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之间活动铰接有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扣接在所述定位座的内部可拆卸。

9、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艇机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无人艇机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活动门的一端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门通过所述滑槽卡接在所述导轨的外部可滑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的位置相匹配。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撞侧盖对称分布在所述无人艇机体的两侧位置。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通过设置物体感应器,可以在遇到物体时发出预警;通过设置防撞端盖和防撞侧盖,可以在无人艇遇到撞击时,利用减振弹簧和阻尼器对无人艇机体外部进行防撞保护,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容易撞击到别的物体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包括无人艇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无人艇机体内部的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无人艇机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部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无人艇机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物体感应器;所述无人艇机体两侧分别设置防撞侧盖,所述防撞侧盖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撞端盖;所述无人艇机体与所述防撞侧盖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内部设置有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收集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一预留槽,所述收集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预留槽的位置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槽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内仓的内部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机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预留槽,所述第二预留槽的长宽分别大于所述收集框的长宽;所述收集框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预留槽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仓的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收集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可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机体一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活动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之间活动铰接有活动扣,所述活动扣扣接在所述定位座的内部可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艇机体顶端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无人艇机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活动门的一端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门通过所述滑槽卡接在所述导轨的外部可滑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的位置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侧盖对称分布在所述无人艇机体的两侧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避撞结构的水上清理无人艇,涉及水上清理无人艇技术领域,包括:无人艇机体和设置于无人艇机体内部的内仓;内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框,无人艇机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的外部设置有活动门;无人艇机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物体感应器;无人艇机体两侧分别设置防撞侧盖,防撞侧盖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撞端盖;无人艇机体与防撞侧盖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内部设置有阻尼器;物体感应器,用于在无人艇机体移动过程中遇到碰撞体时发出预警;防撞侧盖和防撞端盖,用于对无人艇机体进行防撞保护。本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上清理无人艇容易撞击到别的物体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锋,刘源,邱云明,王则胜,杨光平,罗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技术研发日:20240311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