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12天前  11


本技术涉及零件精细加工,具体为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1、零件表面经过切削等粗加工后,在加工部位周围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俗称毛刺,因此,在粗加工后还需要经过打磨去除毛刺,以保证零件的表面的光滑度符合使用标准。

2、常用的去毛刺装置在面对具有阶台状零件时,难以进行适配,不能对侧面和平面均起到去毛刺效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包括:

3、平台,其上固接有一衬架;

4、料板,通过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所述料板用于放置零件;

5、筒体,至少有一组,所述筒体与所述衬架连接,所述筒体横向延伸并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连接有框架,所述活动杆在框架和筒体之间缠绕有弹簧,所述框架上配置有打磨组件;

6、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衬架转动连接的竖杆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辊体,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可与所述辊体相抵。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料板上分布有若干吸孔,所述料板底部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进口端设置有若干吸管,吸管与吸孔一一对应并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料板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对抽吸泵和若干吸管进行收容隔离。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平台上的电缸和伸缩杆,所述电缸和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均与料板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杆连接有手柄,用于转动竖杆调节凸轮与辊体抵接位置。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轮和驱动打磨轮旋转的电机,所述打磨轮具有侧打磨面、底打磨面和顶打磨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通过转动竖杆可调节凸轮与辊体抵接位置,使活动杆可沿筒体伸缩带动打磨轮靠近或远离零件,对零件的阶台进行打磨适配,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料板竖向运动,可对零件相对打磨轮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打磨轮可同时打磨零件的侧面和平面,起到高效去毛刺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20)上分布有若干吸孔(21),所述料板(20)底部安装有抽吸泵(22),所述抽吸泵(22)的进口端设置有若干吸管(23),吸管(23)与吸孔(21)一一对应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20)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盖体(30),所述盖体(30)用于对抽吸泵(22)和若干吸管(23)进行收容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0)包括安装在平台(10)上的电缸(41)和伸缩杆(42),所述电缸(41)和所述伸缩杆(42)的活动端均与料板(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71)连接有手柄(74),用于转动竖杆(71)调节凸轮(73)与辊体(72)抵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60)包括打磨轮(61)和驱动打磨轮(61)旋转的电机(62),所述打磨轮(61)具有侧打磨面、底打磨面和顶打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去毛刺装置,包括平台、料板、筒体和调节组件,平台上固接有一衬架,料板通过升降组件安装在平台上,料板用于放置零件,筒体至少有一组,筒体与衬架连接,筒体横向延伸并插接有活动杆,活动杆连接有框架,活动杆在框架和筒体之间缠绕有弹簧,框架上配置有打磨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与衬架转动连接的竖杆和设置在框架上的辊体,竖杆上设置有凸轮,凸轮可与辊体相抵;本技术对零件的阶台进行打磨适配,对零件相对打磨轮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打磨轮可同时打磨零件的侧面和平面,起到高效去毛刺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斌,宋磊,龚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浩本智能科技(靖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