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仓储作业领域中的配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入仓设备用辅助入仓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散粮仓储领域,有很多仓型,比如说平房仓、楼房仓、浅圆仓等,其中浅圆仓因其占地面积小,装粮量大而成为一种较优的仓储方案。
2、浅圆仓由于直径较大,一般为平底仓型,浅圆仓的仓底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因此移动式入仓设备不便于进入浅圆仓,只能利用浅圆仓上的固定式的仓底输送设备来进行散粮出仓作业。而固定式的仓底输送设备无法将浅圆仓仓底的散粮清除干净,目前只能通过人力进入浅圆仓作业内的方式,通过人力的方式进行清理,人力清仓作业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等问题。
3、现有的移动式入仓设备如申请号为02232223.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入仓机”,其包括底部设置有行走轮的输送机机架,输送机机架上设置有一些送粮设备,比如说,喂入输送机、提升机、输出输送机等。使用时,输送机机架可以利用行走轮自动行走,而进入到仓底与外面地面连接性较好的平房仓或者楼房仓中,从而进行相应的作业。然而这种移动式入仓机却无法移动至仓底较高的浅圆仓中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辅助移动式入仓设备进入到仓底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浅圆仓中的辅助入仓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移动式入仓设备用辅助入仓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移动式入仓设备用辅助入仓装置,包括装置架,装置架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供相应移动式入仓设备的行走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装置架行走面,装置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毂支架,行走轮毂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装置架的底部于行走轮毂支架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前侧支腿和后侧支腿,前侧支腿和后侧支腿均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支腿,装置架的前端铰接有位于装置架行走面前侧的上活动板,装置架的后端铰接有位于装置架行走面后端的下活动板,上活动板、下活动板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移动式入仓设备的行走机构能够在上活动板与装置架行走面之间及下活动板与装置架行走面之间转移。
4、进一步的,装置架上于装置架行走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移动式入仓设备沿左右方向掉落的左侧护栏和右侧护栏。
5、进一步的,左侧护栏和右侧护栏均为框架结构。
6、进一步的,下活动板有两个,两个下活动板左右间隔设置,上活动板有一个,一个上活动板的长度不小于两个下活动板的长度之和,上活动板连接于装置架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
7、进一步的,装置架包括行走面框架,行走面框架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装置竖梁和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装置横梁,装置横梁和装置竖梁横纵交叉设置,装置架还包括固定于行走面框架上端的面板格栅,面板格栅的上端面构成所述装置架行走面。
8、进一步的,行走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支架,加固支架包括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竖梁,加固竖梁上固定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加固纵梁,加固纵梁上端与行走面框架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伸缩支腿包括固定于装置架底部的固定支腿和与固定支腿沿上下方向伸缩配合的活动支腿,固定支腿上设置有固定支腿销孔,活动支腿上设置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活动支腿销孔,辅助入仓装置还包括用于穿装于固定支腿销孔和对应活动支腿销孔中的高度调节销钉。
10、进一步的,前侧支腿有至少两组,每组前侧支腿均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前侧支腿,各组前侧支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移动式入仓设备进入到浅圆仓内进行作业时,首先使得前侧支腿、后侧支腿缩回,利用行走轮将装置架推送到指定位置,然后放下前侧支腿、后侧支腿,调整前侧支腿、后侧支腿的高度从而调整装置架行走面坡度,并使得装置架行走面的前端与浅圆仓的仓底高度匹配,将下活动板朝地面翻转,下活动板的下端与地面搭接,将上活动板朝浅圆仓仓底翻转,上互动板的上端与浅圆仓仓底搭接,移动式入仓设备可以经下活动板自地面移动至装置架行走面上,然后沿装置架行走面移动至上活动板,再经上活动板移动至浅圆仓内,实现在浅圆仓内作业;当移动式入仓设备作业完成后,再经辅助入仓装置由浅圆仓移出即可。
1.一种移动式入仓设备用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架,装置架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供相应移动式入仓设备的行走机构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装置架行走面,装置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毂支架,行走轮毂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装置架的底部于行走轮毂支架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前侧支腿和后侧支腿,前侧支腿和后侧支腿均为高度可调的伸缩支腿,装置架的前端铰接有位于装置架行走面前侧的上活动板,装置架的后端铰接有位于装置架行走面后端的下活动板,上活动板、下活动板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移动式入仓设备的行走机构能够在上活动板与装置架行走面之间及下活动板与装置架行走面之间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架上于装置架行走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移动式入仓设备沿左右方向掉落的左侧护栏和右侧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护栏和右侧护栏均为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活动板有两个,两个下活动板左右间隔设置,上活动板有一个,一个上活动板的长度不小于两个下活动板的长度之和,上活动板连接于装置架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架包括行走面框架,行走面框架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装置竖梁和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装置横梁,装置横梁和装置竖梁横纵交叉设置,装置架还包括固定于行走面框架上端的面板格栅,面板格栅的上端面构成所述装置架行走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支架,加固支架包括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固竖梁,加固竖梁上固定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加固纵梁,加固纵梁上端与行走面框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支腿包括固定于装置架底部的固定支腿和与固定支腿沿上下方向伸缩配合的活动支腿,固定支腿上设置有固定支腿销孔,活动支腿上设置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活动支腿销孔,辅助入仓装置还包括用于穿装于固定支腿销孔和对应活动支腿销孔中的高度调节销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入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支腿有至少两组,每组前侧支腿均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前侧支腿,各组前侧支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