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船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船舶运输行业,减碳要求日益凸显,船舶设计通常会考虑各种脱碳方式,其中采用船上ccus碳捕捉日益受到关注。虽然碳捕捉技术在陆用、尤其是火力发电行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相关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将此技术应用于船端却鲜有案例。
2、船端的碳捕捉系统捕捉到二氧化碳后,需要将捕捉到的液态二氧化碳由船端转运到岸基。目前从船端转运至岸基的常用方式是:采用低温绝缘管路,将一定压力下的液态二氧化碳运输到目的地;或者先转运到大型罐车,然后再经过长途运输至消耗二氧化碳的下游端。前者,由于管路需要弯折,导致管路中出现压力下降,而压力降到一定程度,二氧化碳由液态转为固态,将严重阻塞管路、发生事故;后者,将导致转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罐箱直接转运的方式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离船转运,既提高了转运效率,也可以避免管路弯折导致的二氧化碳堵塞管路而产生安全隐患。
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船舶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包括:密封罐、固定框架、定位块、注入接口、吊装结构和监测系统;
3、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密封罐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注入接口设置于所述密封罐上;
4、所述吊装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用于与外部的吊装设备相连接;
5、所述监测系统设置于所述密封罐内,用于对罐体内液态二氧化氮的物理状态及储量进行监测。
6、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电力储能模块,所述电力储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内,用于向所述监测系统进行供电。
7、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所述电力储能模块电性连接。
8、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应急透气模块,所述应急透气模块设置在所述密封罐上,且与所述监测系统相连接。
9、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
10、所述应急透气模块为电磁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应急透气模块和所述监测系统电性连接。
11、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2、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13、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4、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5、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液位计,所示液位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6、本发明的用于船舶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将碳捕捉系统获得的液态二氧化碳存储至密封罐内,在到岸后直接通过吊装设备转运至岸上,可以提高转运效率,而且无需管路、也可以避免管路堵塞等产生的危险。
1.一种用于船舶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固定框架、定位块、注入接口、吊装结构和监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力储能模块,所述电力储能模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内,用于向所述监测系统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所述电力储能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急透气模块,所述应急透气模块设置在所述密封罐上,且与所述监测系统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态二氧化碳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计,所示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密封罐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