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路桥施工,尤其涉及一种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
背景技术:
1、在路桥施工中,尤其是高速铁路跨人员密集区施工中,为避免客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扰民,往往需要在桥梁两侧路缘石上安装声屏障。受客车高速通过时的风力对声屏障造成冲击,慢慢的声屏障立柱出现晃动现象,从而形成极大安全隐患。为消除此类安全隐患,必须对声屏障立柱进行加固处理,现有加固方式通常是在防撞墙上钻孔安装钢板,用工字钢将声屏障立柱与防撞墙上钢板进行焊接,从而使声屏障立柱与防撞墙形成整体,彻底解决声屏障立柱晃动问题。
2、工人一般使用水钻钻孔机在防撞墙的侧面进行钻孔作业,目前的水钻钻孔机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为纯手动操作的钻孔机(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1894726.1的专利),第二种为带有进给支架的钻孔机(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0527409.4的专利)。对于第一种钻孔机,工人操作起来十分费力,对于第二种钻孔机虽然便于钻孔控制,但是进给支架需要通过膨胀螺栓固定防撞墙上,由于钻孔位置较多,现场工人反复安装膨胀螺栓以及进给支架十分费事。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包括墙体连接架和水钻安放架;所述墙体连接架包括顶架,所述顶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门型架和第二门型架,所述第一门型架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均与驱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水钻安放架包括底托,所述底托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竖直并排布置的立柱,所述立柱与相对应的所述升降机构拆卸连接。
4、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门型架侧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与所述立柱拆卸连接,所述滑座上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门型架上。
5、优选地,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螺柱插接配合的安装孔。
6、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架上,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两个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固定在所述丝杆的顶部。
7、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固定在所述顶架上。
8、优选地,所述第二门型架两侧部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朝向所述第一门型架,所述第二螺柱在靠近所述第一门型架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所述第二螺柱上设置有锁紧螺母。
9、优选地,所述支脚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安装稳定,移动方便,工人不再需要反复安装膨胀螺栓,大大提高了钻孔施工进度。
1.一种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门型架(102)侧部的导向槽(201),所述导向槽(201)中设置有滑座(202),所述滑座(202)与所述立柱(402)拆卸连接,所述滑座(202)上螺纹连接有丝杆(203),所述丝杆(203)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门型架(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20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柱(202-1),所述立柱(402)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螺柱(202-1)插接配合的安装孔(40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轴(301),所述驱动轴(301)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架(101)上,所述驱动轴(301)的一端设置有手轮(302),所述驱动轴(301)上设置有两个蜗杆(303),所述蜗杆(303)的一侧啮合有涡轮(304),所述涡轮(304)固定在所述丝杆(20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护罩(5),所述护罩(5)固定在所述顶架(1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型架(103)两侧部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6),所述第二螺柱(6)朝向所述第一门型架(102),所述第二螺柱(6)在靠近所述第一门型架(102)的一端设置有支脚(601),所述第二螺柱(6)上设置有锁紧螺母(6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桥防撞墙水钻钻孔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601)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