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xiaoxiao17天前  36


本发明涉及市政桥梁建设。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政桥梁建设,在传统的城市市政桥梁的建设中,应用于跨径在300m以上的桥一般多采用斜拉桥或者悬索桥,相较于100m以内的市政桥梁,多采用三跨简支梁桥或连续梁桥。传统的斜拉桥施工方法为:先将塔柱施工全部完成后,采用挂篮法,将塔柱两侧主梁与拉索同步多次反复交替对称分节分段向外延伸施工,直至合拢段对接至全部施工完成。这种施工工艺一是适用于大跨径高桥墩的斜拉桥,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二是工期较长,工艺复杂,且主梁分节分段,影响主梁整体性及稳定性,对施工技术要求高,大量人工在挂篮上高空作业,易形成安全隐患,操作复杂且危险系数较高。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高施工效率、优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高桥梁整体性及稳定性,减少人工作业安全风险。

2、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包括:

3、步骤一、施工桥中部、桥两侧桩基础,施工桥中部承台、桥两侧桥台;

4、步骤二、施工混凝土下塔柱及横梁,在桥体跨径内对称搭设临时支撑及主梁满堂支架,对主梁满堂支架进行预压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后续施工;

5、步骤三、吊装施工钢上塔柱、塔顶合拢段,同时从桥两侧对称浇筑主梁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主梁进行张拉;

6、步骤四、由桥中部至两侧方向依次进行部分斜拉索的安装、张拉,斜拉索两端分别挂设于所述钢上塔柱与所述主梁,待全部受力于一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后,卸载临时支撑,拆除主梁满堂支架,使主梁处于落架状态;

7、步骤五、由桥中部至两侧方向依次进行剩余斜拉索的安装、张拉,待剩余斜拉索的二次安装、张拉完毕,进行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施工,进行全桥进行荷载试验。

8、优选的是,步骤三对主梁进行张拉时,先横向张拉,再纵向张拉。

9、优选的是,一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的数量为全部拉索的60%及以上。

10、优选的是,一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包括若干短索、若干中索,二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包括若干长索;

11、短索的塔端挂索通过塔吊实现,将短索塔端锚杯牵引进入塔端索导管,塔端锚杯螺母戴平扣,中索的塔端挂索通过塔顶吊架实现,中索塔端锚杯后端安装变接套、粗张拉杆、细张拉杆,将中索塔端粗张拉杆牵引进入塔端索导管,粗张拉杆露出塔上锚垫板一定距离后锚固,长索的塔端挂索通过塔顶吊架实现,长索塔端锚杯后端安装变接套、粗张拉杆、细张拉杆、软牵引钢绞线,将长索塔端粗张拉杆牵引入进塔端索导管,粗张拉杆露出塔上锚垫板一定距离后并锚固软牵引钢绞线;

12、短索、中索、长索的梁端牵引通过塔吊将索体提升至梁端锚具高过主梁,利用卷扬机将梁端锚杯牵引进入梁端索导管并穿出梁下锚垫板,旋紧锚固螺母。

13、优选的是,中索的牵引具体为:牵引细张拉杆,直至粗张拉杆露出千斤顶一定距离,粗张拉杆螺母戴平,拆除引细张拉杆,继续牵引直至锚杯螺母戴平,长索的牵引具体为:牵引软牵引钢绞线,直至粗张拉杆露出塔上锚垫板一定距离,拆除软牵引,安装细张拉杆,直至粗张拉杆露出千斤顶一定距离,粗张拉杆螺母戴平,拆除引细张拉杆,继续牵引直至锚杯螺母戴平。

14、优选的是,短索、中索、长索的张拉为索塔两侧的斜拉索对称同步张拉,对于狭小空间无法实现对称同步张拉的斜拉索,采用交替不对称张拉,依次完成斜拉索施工。

15、优选的是,梁面沿纵桥向设置固定多个辊轮组件以导引斜拉索,所述辊轮组件主要包括基座、主辊轮、两个副辊轮组、防护扣,所述主辊轮的轮轴水平设置且轴承连接于所述基座向上延伸的耳板,两个副辊轮组对称设置,任一个副辊轮组位于同一竖向平面,任一个副辊轮组包括若干副辊轮,且任一个副辊轮组的多个轮轴分别轴承连接于所述基座向下凹陷的盲槽,所述主辊轮的断面为中间凹、两端凸,所述主辊轮的凹面形成斜拉索接触面,任一个副辊轮组承接该侧的主辊轮的凸面,所述防护扣的一端铰接、另一段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防护扣扣合高度大于所述主辊轮的凸面的高度。

16、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第一、本申请的施工方法主要涉及小型高索塔斜拉桥,可以实现城市中市政桥梁的功能实用及美观,具有外表美观、形式多样轻型化的特点,适合现在城市美观及斜拉桥的发展趋势,宜在较小城市中形成标志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领域内借鉴及推广。

18、第二、本申请的施工方法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提高桥梁整体性及稳定性,减少人工作业安全风险,是先进、快捷、简便、稳定的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全断面桥梁施工方法,简便有效,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可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及工序。

19、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对主梁进行张拉时,先横向张拉,再纵向张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的数量为全部拉索的60%及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包括若干短索、若干中索,二次安装、张拉的斜拉索包括若干长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索的牵引具体为:牵引细张拉杆,直至粗张拉杆露出千斤顶一定距离,粗张拉杆螺母戴平,拆除引细张拉杆,继续牵引直至锚杯螺母戴平,长索的牵引具体为:牵引软牵引钢绞线,直至粗张拉杆露出塔上锚垫板一定距离,拆除软牵引,安装细张拉杆,直至粗张拉杆露出千斤顶一定距离,粗张拉杆螺母戴平,拆除引细张拉杆,继续牵引直至锚杯螺母戴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短索、中索、长索的张拉为索塔两侧的斜拉索对称同步张拉,对于狭小空间无法实现对称同步张拉的斜拉索,采用交替不对称张拉,依次完成斜拉索施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梁面沿纵桥向设置固定多个辊轮组件以导引斜拉索,所述辊轮组件主要包括基座、主辊轮、两个副辊轮组、防护扣,所述主辊轮的轮轴水平设置且轴承连接于所述基座向上延伸的耳板,两个副辊轮组对称设置,任一个副辊轮组位于同一竖向平面,任一个副辊轮组包括若干副辊轮,且任一个副辊轮组的多个轮轴分别轴承连接于所述基座向下凹陷的盲槽,所述主辊轮的断面为中间凹、两端凸,所述主辊轮的凹面形成斜拉索接触面,任一个副辊轮组承接该侧的主辊轮的凸面,所述防护扣的一端铰接、另一段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防护扣扣合高度大于所述主辊轮的凸面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预应力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桥中部、桥两侧桩基础,施工桥中部承台、桥两侧桥台;步骤二、施工混凝土下塔柱及横梁,在桥体跨径内对称搭设临时支撑及主梁满堂支架;步骤三、吊装施工钢上塔柱、塔顶合拢段,同时从桥两侧对称浇筑主梁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主梁进行张拉;步骤四、由桥中部至两侧方向依次进行部斜拉索的安装、张拉;步骤五、由桥中部至两侧方向依次进行剩余斜拉索的安装、张拉。本发明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高桥梁整体性及稳定性,减少人工作业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于欢,李洋,孙杨,高星,孙莉,张永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